(上接01版)亩产达到462.8公斤,居全省第3位。肥城市及全市4个乡镇、58个村被认定为第二批省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56家。
我市抓住项目建设这个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稳投资、扩内需、促发展。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11.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4.0%,增幅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投资增长31.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0%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个数、资金额度均为上年的1.4倍,一大批项目纳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基金、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支持范围。
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发展韧性更加充足
我市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激活消费潜力。2022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9亿元,增速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4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信器材零售额大幅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今年春节假期,我市重点监测的19家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3倍,泰山进山游客数量创近10年黄金周最高纪录。
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外贸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开拓境外市场。2022年,进出口总值405.9亿元,同比增长39.5%,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352.4亿元、增长82.4%,增幅居全省第1位。实际使用外资5.6亿美元、增长38%,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253.5%。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261.6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181.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6.8%、5.6%,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71.3亿元、3968.5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3.6%、10.9%,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12位。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增长1.3%,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4.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260元,居全省第8位;其中城镇居民43435元、农村居民23149元,同比分别增长4.1%、6.3%。
总体看,2022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任务目标。为做好今年一季度及全年工作,在政策保障上,我市研究制定了《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41条具体政策措施。在加速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上,我市聚焦“招大引强、做大培强”目标,实施“五大攻坚突破”行动,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新增上市公司6家以上。在推动项目建设上,我市实行项目建设“绿牌激励、黄牌提醒、红牌通报”制度,一季度促开工、二三季度促进度、四季度促投产,309个省市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80%以上、全年完成投资600亿元、全年新策划重点产业项目400个以上。在持续扩大消费上,我市以促进汽车、家电消费为重点,继续发放政府消费券,开展“惠享泰安消费年”活动,全年将举办不低于20场专题活动。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我市启动第七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在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出版印刷产业链建设、打造“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品牌、深入实施“文旅+”“+文旅”战略、宣传营销、完善提升服务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多维度提升“中华泰山、国泰民安”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我市通过一系列扎实工作,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稳进提质,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