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肖丰芳 通讯员 赵鹏
2022年,新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按照新泰市教体局“12345”总体工作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以“三重项目”为推进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提质量强内涵
教研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教科研中心为各年级提出新学年教学指导意见,学段牵头教学视导、专项调研,分学科或跨学科开展教学研讨,加强对教学实施的过程性评价与指导优化;课堂教学增效减负显著,实施“高效课堂”的科学教学模式,开展基于减负的作业教学探索与实践,组织了优质课、创新课评比,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共有3项成果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成果获泰安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6人获省优质课、实验能力、作业设计大赛奖项,238人获泰安市优质课、优课、案例等;学业质量检测研究精准,考前抓命题质量,考后抓数据分析,以解题洞察动向,以析题探索规律,以命题提高训练效益,倒逼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命题、科学研判学情、提高学业质量。
“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各学校体育双线发展,每年组织2次体育技能抽测、1次体质健康测评,在各县(市、区)中率先使用体质健康智能化测试系统,抽测成绩列泰安市第一名;学校美育特色发展,陶印等3个特色实践工作坊在山东美育进行展播,新泰市教体局获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合唱戏剧节优秀组织奖;劳动教育课程发展,落实“一乡镇一基地、一基地一特色”原则,基地实践与劳动课程相结合,指导先行学校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等项目研究,关注学生劳动素养提高;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发展,教育团队到农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举办了新泰市首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在全国NOC大赛中,23支队伍全部获奖,实现新突破。
谋创新求发展
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在前一轮次“5+X”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教科研中心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评价方案,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调动起各层面学校的争优创先积极性,被评为泰安市高中教学先进单位、学前教育先进单位、招生考试先进单位。
信息化支持下的教研新机制运转高效。金字塔型“四面三层”协同教研机制日趋成熟,建立起学科教研基地40处,组建区域教研联盟10个;教科研中心启动全景式教育信息化共享平台应用,初步实现资源共享、在线巡课、线上教学三大功能;线上线下“融合”教研,线上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四时段周循环”大教研,线下采用专项调研、诊断性视导等形式,实地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泰市有4个学科被评为泰安市学科基地、2个学科被评为省学科基地,教科研中心被评为泰安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据介绍,新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将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提升,全力构建优质化、高效化、现代化教育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