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1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持续优化流程、提升效能,全力打造“泰效率、心服务”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全面加强登记财产营商环境建设。
数据赋能,深化改革“便捷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新模式,依托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与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络查控系统的“总对总”对接,通过“N+1+1+N”数据联通方式,实现“不动产登记+抵押贷款”“不动产登记+法院查控”网上协同联办;打造不动产登记“无证明”办事大厅,通过电子证照、证明“双证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措施,变“你向我证明”为“我为你证明”;构建新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机制,通过精准赋码、全程用码、一码关联,纵向联通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建设、销售、交易各阶段,横向关联签约、贷款、核税、缴费、司法、公证、水电气热过户等事项,推进不动产单元代码关联新建项目全链条管理。
流程再造,便民利企“同步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行“公积金商业组合贷款+不动产抵押登记”事项全链条、一环节办理。该局整合归并公积金、银行和不动产同类材料,通过共享业务信息,互认授权认证、业务材料和办理结果,确保申请人只提交一套材料、只进一个窗口、只跑一次就能办成;开启一窗办理2.0版本新模式,引进缴税微终端,让群众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即可实现不动产登记和交税一个窗口、一次办结;建立水电气暖无感过户联办新机制,通过流程优化、系统联通和数据关联,实现不动产单元代码与水电气暖户表号精准关联匹配,推进不动产转移登记和水电气暖无感过户。
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创新办”。针对不方便来登记大厅办理业务的特殊人群、企业和需要集中办证的小区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不动产无线移动登记系统开展“一站式”上门服务,使全流程业务一次办好。该局在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群众把不好办、难办的事办成办好;建立不动产登记错误赔偿机制,将登记未知风险有效转移,保障物权人合法权益,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持续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