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数字变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2023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市大数据中心全力推进数字强市建设
以数字变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韩波 通讯员 张静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泰安市位列“2022数字城市百强榜”,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联合易观分析形成的2022年山东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榜单中,泰安市位列全省第9位,数字产业聚集度位列全省第4位。在“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评选中,泰安市申报的“打通数据壁垒,打造‘无证明智慧景区’”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项目”,《2022卫生健康公共数据开放报告》中,泰安市卫生健康领域开放数林指数综合等级位列全国前30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泰安市积极抢抓数字发展新风口、抢占数字经济主赛道,推进数字变革创新,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数字生态方面持续发力,数字强市建设成效显著。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为营商环境插上数字化翅膀

推进“一网统管”改革,治理协同性更强。我市以“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为载体,以城市治理为核心,以应用场景为重点,建设泰安“城市大脑”。累计梳理事项2146项,推送事件82万件,接入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110个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市所涉及事件事项和重点部门业务系统的全覆盖。建设完成16个领域业务“一张图”,综合展示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整体运行情况。同时,建设完成视频会商、态势感知、地理信息等基础支撑平台,赋能各业务部门应用,基本实现了“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的建设目标。

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办事效率更高。实现88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近年来,“爱山东”APP完成“双全双百”事项和20个“一件事”办理事项入驻,“我的社保”“我的医保”“我的公积金”“中考查询”“义务教育入学”“12345热线服务”等拳头应用也已接入“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417项电子证照证明同步制发,归集数据1300多万条。泰山景区打造“无证明景区”做法作为典型应用场景在全省推广,已超过7万人扫码进山;爱山东APP推出“一码亮多证”,让群众出门办事不再携带纸质证明;同时推出“无证明办事大厅”“刷脸零证”办电、燃气报装“免证办”和供暖报装“免证办”等多项应用场景,真正让企业和群众体会到“无证明”办事的便利感。

加快推进“一网协同”,机关建设更快。积极开展“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在泰安市的启用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自建系统与新版“山东通”集成对接,持续推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及全体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注册、激活、使用。目前“山东通”平台累计注册42769人,激活率为100%,基本实现各级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一人一号”。

持续推进“一网共享”,数据管理更优。市大数据中心将数据汇聚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实施数据资源“提升行动”,推进数据资源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造提升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开展县级平台节点建设,泰山区、新泰市、东平县入选山东省首批建设试点。加大数据归集力度,完成全市211个业务系统数据对接,梳理数据资源目录34124条,归集84个单位数据32.6亿条,实现2001项信息的调用共享,调用总数达16052.1万余次,开放1735万条数据,2943个数据接口,梳理重点应用场景,充分释放公共数据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数字社会发展有效改善 为民生服务写满幸福语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微单元”,为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增强社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泰安市以搭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写好社区治理“小文章”,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在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洪家沟社区,居民们已经开始享受智慧社区带来的便利,该社区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设了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紧紧围绕安全管理、卫生服务、人口管理、生活需求等重点环节,突出发挥“红色管家”贴心服务作用,依托网格化管理,精确关联、处理各类实时信息,实现一区一策的精细化管理。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开发电动车进入电梯自动报警、高空抛物运动轨迹和源头检测等功能,为有理有据处置安全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智慧养老服务方面,针对独居老人,开发智能门磁系统,当检测到24小时未开门时,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收到系统提醒,督促上门查看,有效保证老人的健康与安全;社区管理方面,通过居民注册登记、人脸识别采集等方式,建立社区居民人口数据库,实现了人口管理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作用。

去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从“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创业服务、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党建特色”等领域中选取建设方向,打造智慧社区建设特色亮点,其中,泰山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荣获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胜奖”(一等奖)。2021年,我市9个智慧社区(村居)试点通过验收;2022年,全市67个社区纳入省支持的建设试点名单,目前共计72个社区达到《山东省智慧社区建设指标》基础型标准,智慧社区建设效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各类数据资源融合共享,进一步强化智慧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统筹,不断优化智慧社区建设效能,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

产业数字化转型改革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市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围绕破除数据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以“原始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方式,面向社会提供数据。推进数字产业化改革,扩大数字产业规模。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革,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市里统一部署,成立了数字经济产业链专班,专班成立以来,聚焦为企纾困,深入51家企业和项目现场调研,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和“问题解决回头看”活动,召开7场分片推进会,与60余家企业座谈,建立问题台账,现已解决人才需求、资金保障、办公场所等5类36个问题,形成的《市数字经济产业链专班为企业把脉问诊》作为经验在各产业链推广。开发“数字经济云服务平台”,围绕工作动态、政策直通、金融服务、区县之窗等功能,增进了专班之间以及专班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

在推动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上先试先行,鼓励县市区大胆探索,打造园区特色化发展示范样本。例如,新泰市打造“数字泰安科创新区”,重点布局数字产品制造业及数字化效率提升业,逐步建设7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梯队和产业生态,形成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和新型产品,形成富有活力、创造力的数字泰安科创新区的新生态和新格局,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总体规模,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高地。泰山区“泰山数谷”、高新区“神农智谷”,重点布局数字技术应用业及数字要素驱动业,形成软件开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细分产业集聚区,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为数字强市发展提档升级

我市为充分发挥数字“新基建”引领作用,大力推动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提升城乡居民、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区域的基础通信网络覆盖率,为全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实施数据中心增量提质行动,引导鼓励本地数据中心运营企业加快机房升级改造。引导鼓励有关数据运营中心企业积极融入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目前,4家数据运营企业为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8282个,泰城主城区、泰山景区、县市区核心地段及乡镇驻地、全市重点园区、大型商超、交通道路的5G信号实现全面覆盖,千兆网络用户达到23.3万户、农村地区百兆光网接入率达到100%,为推动泰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信息高速公路”。

数字生态开放融合 为政治生态构筑新格局

结合泰安工作实际,市大数据中心稳步推进“四集中”建设,即资源集中、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信息化资金集中和项目管理集中,以统筹集中管理为抓手,不断提高全市大数据工作标准化水平。同时,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运维建设工作,发布政务动态、政府文件、政策解读等信息6000余条,对全市51个政府网站及494个政务新媒体进行日常监测和季度检查,确保网站及新媒体运维良好。

下一步,我市将以数字变革促进城市全面提档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变革创新,提升数字创新、数字服务、数字治理、数字竞争等能力,为泰安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提供新动能支撑。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