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亓浩波
路通才能百业兴!
构建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是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必由之路。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勇当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开路先锋”主题活动,凝心聚力抓项目、优化服务抓管理、创新争先抓落实,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继续保持结构优化、绩效提高的良好态势。
2022年,全市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7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6%。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工程、G220东深线东平段大修工程、G341黄海线肥城东付村桥至肥城平阴界段中修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道路建设项目竣工通车,通达八方的交通网络畅通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82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30座,新开通定制公交线路4条,守时公交线路7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条,群众出行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高速公路、港航建设扎实推进 普通国省道改造升级加快实施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脉。2022年,市交通运输局把抓好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难点强力攻坚,强化协调搞好服务,全力做好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维护等工作。其中,京台高速公路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工程于10月12日提前实现主线通车。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项目完成路基挖方73%,路基填筑53%,桥梁桩基82%。济广高速济菏段改扩建项目临建工程基本完成,正进行便道修筑、路基处理、桥梁桩基和下部结构施工。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项目取得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批复,正进行临建施工和路基清表工作。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土地预审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重点做好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各项工作,全年共完成护岸工程7660米,航道疏浚土方417.3万方,G105流泽大桥、G243王台大桥、G35济广高速大桥桥梁防护工程全部完成,完成航标工程钢管沉桩72根、承台24个、提示牌50套、灯浮标20套。同时,积极推进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项目,码头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等有序推进。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信息化工程,完成招标。
市交通运输局还组织实施了普通国省道新建、大中修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8.49亿元。其中,G220东深线东平段大修工程、G205山深线新泰段中修工程、G341黄海线肥城东付村桥至肥城平阴界段中修工程、G341黄海线岱岳区范镇至泰山区S237西交叉口段中修工程、S246临邹线州城南至汶上界段中修工程、2022年普通国道次差路段维修工程6个养护工程已交工通车;G105京澳线东平改建项目二期无盐村至彭集段改建工程路基完成24.3%,桥涵完成40.1%;G205山深线莱芜新泰界至新汶转盘段改建工程路基完成15%,桥涵完成12%。积极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将泰安数字公路项目纳入全省试点范围,启动S103泰楼路、G341泰肥一级路和泰山周边重点路段建设。
民生实事任务高效落实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022年,市委、市政府将“优化泰城西部出入口,实施京台高速泰安西互通立交改造工程”和“提升农村路网通行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纳入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市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出行新需求,承办的两件民生实事已基本完成。
京台高速泰安西互通立交改造工程建设完成。2022年“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新改建工程820公里,实施村道安保工程150公里,危桥改造30座,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070公里。东平县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扎实推进“路长制”实施,设置县乡村道各级路长3934个,设立路长信息公示牌3764个,全市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制”体系基本建立。
市交通运输局还持续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全年共新开通定制公交线路4条,守时公交线路7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条。积极推进客运多元化发展,开通泰安至济南东西双线定制客运线路,全市“定制客运”线路发展到13条。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指导宁阳县、肥城市建设全省农村客货邮样板县,建设客货邮融合站,开通客货邮融合运营线路,提升农村物流覆盖水平。开展网约车合规化专项整治,会同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行业全链条联合监管,全市网约车企业发展到77家,核发从业证件1500余本。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全面使用“山东省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罐体管理系统”,1800余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前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加快人工智能在驾培行业应用,7所驾校、37辆教练车安装使用“机器人教练”,驾培服务更加便民。
党建和行业文明建设结硕果 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2022年,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扎实推进“三晒一评一公开”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警示教育,深化风险防控,使廉洁自律成为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和行业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市直交通运输系统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水平。以开展“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勇当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开路先锋”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学党章强党性、勇担当争先锋”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主题展,激发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优化交通营商环境,梳理依法承担的行政职权事项424项,承接省级下放权力事项3项。提升政务服务办理水平,实行“一窗式”综合受理,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责任制,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认真做好“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事项办理工作,已完成办件2万余件。组织开展“信用交通市”“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稳步推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配套调整“一单两库”,基本建立起机关科室牵头发起、执法机构全程参与、事业中心技术支持的“互联+监管”工作机制。
依法加强运政、路政、航政管理,深入开展旅游客运市场、客运出租市场、水上运输专项整治活动,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持续推进联合治超常态化制度化,严厉打击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治理,推进建设平安交通。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配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落实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防尘措施,及时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应急响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重点企业驻点监管,开展燃气运输排查治理和危化品集中整治行动,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泰安行动有序展开,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围绕承接省方案任务,突出泰安特色,形成了“853”重点工作方案,将围绕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具有泰安特色的示范区建设经验和成果,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
完善内畅外联的道路交通网络 为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
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泰安行动,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完善内畅外联的道路交通网络,推动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南至济宁新机场段项目建设;在普通国省道建设方面,围绕优化线路、提升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等,抓好G205山深线新泰段、G105京澳线东平段等路网改造项目,推进普通国省道数字公路试点项目建设,打造泰安公路数字品牌。
在港航基础设施建设上,抓好大清河航道建设,尽快建成通航,继续推进兖矿泰安港物流园码头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在旅游公路和铁路机场项目建设上,计划完成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建设任务,推进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风景道项目,全力加快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兖矿东平路港铁路、泰安综合保税区等有关物流园区、厂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持续推进泰安阳家泉(徂徕山)、肥城仪阳通用机场等项目。
重点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50公里,改造危桥40座,完成重要村道或三级及以上村道安保工程50公里,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060公里;在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方面,继续推进公交优先发展,优化线网布局,健全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逐步构建城市、城乡、镇村公交发展网络,使城乡居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