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高望远谋发展 奋力争先开新局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发改力量
  
  版面导航    
2023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登高望远谋发展 奋力争先开新局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发改力量
——市发展改革委2022年重点工作综述
 

□通讯员 沈海滨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各项部署要求,全力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强力推动重大规划、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细落实,集中攻克了一批难点、打造了一批亮点、创造了一批经验,先后被国家发改委表彰为“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表彰为“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模范机关”,在上半年全市政治生态分析评估中被评为“好”的等次,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锚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势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聚焦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抓紧抓实新旧动能转换,强势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争取2个集群、4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分别达8个、10家。完善项目策划“全覆盖”协同策划体系和“全赛道”落地竞争机制,全年策划入库重点项目1053个,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双赋能”,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月行动,成功争取1家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家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路德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505万元,全年新增“四上”服务业企业350家以上。争取石横特钢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近5年来的新突破;新培育4家省工程研究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制定《泰安市新型基础设施网2022年建设实施方案》,争取5个新基建项目纳入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库。争取4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居全省第5位。争取5个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获得省补助资金600万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5家企业列入第二批省产教融合试点。迎接国家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专项评估,梳理汇总18个方面的典型经验和亮点工作。

聚力落实黄河重大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把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努力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走在前。超前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相关政策,争创全省落实黄河战略先行区。28个项目纳入省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居全省第2位;100个市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07亿元。谋划泰安20个重大事项纳入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一大批项目纳入省项目库。出台泰安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泰发〔2022〕28号)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泰政办字〔2022〕57号),推动建设独具泰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彰显泰山魅力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生态优势凸显的宜居宜业美丽城市。成功争取泰安列为省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为全省全域开展试点的四个市域试点之一,积极探索泰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梳理汇总12个方面生态价值实现典型经验,“九女峰林业生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入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山东实践典型案例。争取全市“十四五”能耗增量指标80万吨,拓展全市经济发展空间。为石横特钢争取省收储煤炭消费指标45.4万吨,有力保障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按时序进度扎实推进项目核查和违规项目整改。新泰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经验和成效入选国家典型案例。争取76个项目纳入省碳金融重点项目库,贷款需求136.8亿元。为5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申请电价补贴3630余万元、4家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申请电价补贴2072余万元。

强力攻坚突破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撬动有效投资扩内需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优结构、扩内需的“牛鼻子”,全力打好项目建设主动仗。2022年1至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居全省第5位,高出全省11.5个百分点。筛选149个优质策划项目集中对外推介,达成签约意向52亿元。创新实施重点项目“月冠军”评选、月调度提醒机制,354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超出年度计划的20%以上。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入全面会战攻坚阶段,华能泰安2×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动。年中动态调整增补省重大项目数量居全省第1位。实施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147个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40亿元。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12.4亿元,是2021年的1.3倍;争取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13.83亿元,是2021年的1.4倍。通过国家发改委推荐国家政策性开发性基金项目51个,融资需求77.5亿元;“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262个,融资需求396.2亿元。研究制定《现代物流网2022年行动计划落实方案》,建立市级物流网重点项目储备库,泺亨冷链、兖矿公铁水联运等重点物流网项目加快建设。

抓住用好国家和省重大机遇,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重大规划、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谋划争取,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谋划省会经济圈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新泰、钢城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获市委、市政府同意。谋划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风景道等7个方面事关泰安长远发展重大事项。印发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及分工方案,完成“十四五”规划45项规划汇编,形成全市统一规划体系。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争取宁阳县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为新泰良心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争取2000万元中央资金,全省唯一;争取泰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认定为第三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争取肥城市等63个单位被认定为第二批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单位,岱岳区等89个单位列入省第三批创建名单。争取大汶河砖舍拦河闸、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省级以上无偿资金2.86亿元。新泰市和宁阳县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典型做法被省发改委推广刊发;泰山新闻出版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列入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代表团到巫溪县开展两地互访、召开高层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扶贫协作工作。落实援疆资金2.35亿元,实施援疆重点项目20个;落实东西协作援助资金6120万元。

全面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的动能活力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内生动力。统筹抓好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各项工作落实,先后组织开展4期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问题自查自纠。印发落实国家推进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措施分工方案。全力创建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场景开发应用,2项案例成功获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3项案例入选山东省“信易+”信用惠民便企应用优秀典型案例。创新确定政务诚信建设三清零目标定位,开展政府机关及公职人员公开承诺活动,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依法治省办《法治工作简报》刊发推广。推进“信易贷”泰安站建设应用,全年新入驻企业12.5万家,新增授信1935笔、额度432.61亿元。城市信用排名保持全国地级市前50位。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进场交易项目数和交易额实现“双增长”;探索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大创业投资发展力度,全市存设国有创投基金管理公司4家、国有出资创投基金5支,年度新增创业投资金额突破5亿元。为企业争取进口设备免税900余万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规划引领,大力支持重点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加大惠民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编制完成《“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提出10个领域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研究出台《泰安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泰政发〔2022〕15号),筛选泰山区、肥城市、岱岳区开展市级家庭托育试点,指导泰山区开展省级试点创建。争取市中医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等6个项目获得中央省预算内投资1.52亿元,资金额度创历史新高。制定印发《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实施方案》(泰发改价格〔2022〕163号),明确我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目录清单和调控措施。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25万余元,惠及困难群众34万余人次。开展居民收入情况研究,配合完成居民收入住户调查、样本轮换、经费保障等工作。

坚持靶向发力精准调控,多措并举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

始终把稳增长摆在全委工作重中之重,切实发挥经济运行牵头部门作用,科学谋划、精准调度,全力打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仗。组织筹办省、市各类运行调度会议30余次,落实日监测、周调度、月分析制度,推行联席研判、跟踪分析、定期通报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国家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省四批284条“稳中求进”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印制惠企政策汇编,组织巡回宣贯解读,打通政策惠企的“最后一公里”。牵头出台《泰安市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落实方案》,提出60条具体帮扶举措,应对疫情冲击,提振市场信心,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平稳发展。发挥市煤电油气运联席会议作用,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全力确保煤炭、电力供应。开展统调电厂电煤库存及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情况自查核查,圆满完成省分配我市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煤源任务量。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整治攻坚行动扎实开展。建立化肥生产协调保障专班,争取山东农大肥业公司获批承担2022年度国家和省级化肥商业储备任务,获批储备资金280万元。

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守牢发展改革一排底线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各项工作,努力为发改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系统排查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全市3支存续期企业债券5.62亿元兑付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债券兑付零风险。指导泰山城发、新泰统筹共计21亿元企业债券年内顺利发行,并在业内取得融资成本优势效果积极示范作用。完成夏粮收购69.09万吨、秋粮收购新玉米10万吨。修订《泰安市储备粮管理办法》,完成年度地储粮轮换任务,市级储备粮油补贴资金、轮换费用全部发放到位。争取7个项目入选省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库,获得上级无偿资金7019万元;指导6家粮食企业通过农发行信用保证基金募集评审和省基金管理人审核,认缴金额2100万元。与9家面粉加工企业签订小包装应急面粉合同,地方成品粮储备达15天市场供应量标准。制定出台《泰安市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管理办法》,统筹布局94家粮食应急网点和1家示范网点。建成国家级、省级价格监测点7家、25家。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先后拨调14批生活救灾物资,支援全市疫情防控。

紧扣过硬作风锻造淬炼,打造堪当重任高素质干部队伍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提出“登高望远谋发展、奋力争先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强化“守底线、求创新”的工作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全委开展“提境界、展激情、勇担当、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机关运行、工作流程等各项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发展改革系统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模范机关”活动,邀请省发改委各党支部来我市开展联动联创,交流感情、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发改系统推广。把“争”的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每周班子成员带队向上对接、每周调度通报争取情况,开展“三晒一评一公开”,对上争取实现重大突破。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市“十佳”主题党日,“主题党日+”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在泰安日报等媒体刊发推广。强化“有解”思维,抓住国务院稳大盘分批次来山东实地督导服务有利时机,每次都将石横特钢产能置换问题作为重点汇报沟通,为破解难题奠定良好基础。分解40多项经济运行基础指标,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每月向部门及县(市、区)通报提醒,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700余个。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