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2023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人民法院
用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市法院工作亮点回眸
 

□通讯员 王戎卿

法槌起落间,泰安法院系统又走过了一轮芳华岁月。

回首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用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全市法院共收案82605件,结案83367件,34个集体、48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了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齐鲁最美法官等一批先进典型。

践行司法为民 守护万家灯火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全市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民生诉求,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推出保障权益、便民利民、提质增效21项举措,审结一审民事案件29190件。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建设优势,及时发布诉讼指引,倡导当事人以线上方式参与诉讼,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不误。2022年以来,共网上立案72660件、互联网开庭17897次、线上调解14388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市法院紧跟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解纷工作格局,拓宽服务新渠道。依托“湖上法庭”“车载法庭”“山区法庭”等开展巡回审判,建立35处乡镇法官工作室,中院与20家单位联合会签多元解纷实施细则,全面入驻市、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邀请107个调解组织、757名调解员入驻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协力打造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多元治理格局,以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19336件。全面落实诉讼服务“一站、一网、一号”通办要求,推出帮办、代办、上门办诉讼服务,升级12368诉讼热线实质性办事功能,接听群众来电30883件次。打造集约化诉讼服务中心,引入公证办理鉴定、保全、送达等13项辅助事务办理,诉讼与公证“跨界合作”的“泰安经验”被全省推广。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全市法院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189件、3179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积极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宣传工作,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黑恶案件4件、21人,有效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重伤害、盗窃、诈骗等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犯罪652件、865人。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打造“打防治一体、立审执联动”全链条工作体系,以司法利剑守护“养老钱”。保持严惩腐败犯罪高压态势,依法审理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文喜受贿案等职务犯罪案件22件,其中原厅级以上5件、5人,共追缴赃款赃物及非法所得8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发展

全市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制定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共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5746件,标的额941亿元。

全市法院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制定全流程服务企业18条措施等司法保障配套意见90项,对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40家“链主”企业涉诉情况进行专项调研,提出14条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助力“链主”企业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涉绿卡项目案件监管机制,“适企型”一站式服务体系获评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事例。

破产办理是法院参与法治化营商环境业绩的核心指标。全市法院牢固树立责任导向,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助力企业脱困和“及时出清”僵尸企业功能,出台破产预重整工作指引,建立破产管理人履职评估档案制度。宁阳县人民法院密切联动,以破产重整成功盘活长达12年的烂尾楼,项目得以复工续建。两级法院通过破产审判共化解不良资产19.44亿元,盘活土地603亩,安置职工2082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给予批示肯定。

紧盯“执行难”这个群众打官司过程中的最大“急难愁盼”问题,全市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涉民生、金融、中小微企业等专项执行行动,2022年执结案件39273件,执行到位标的额59.9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法院查控”网上协同联办,网络查控44万余次,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跑出执行质效“加速度”,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高素质能力 锻造过硬队伍

推动法院科学发展,关键在队伍。全市法院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党课、法官讲堂等活动421场次,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抓好政治生态建设,细化落实政治生态分析评估办法119项措施,修订党组议事规则,提高决策民主性、科学性,推动构建“三清五好”政治生态。强化党建引领,两级法院整合优化党支部108个,规范设置党小组70个,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开展党建与审执工作深度融合创新竞赛、党员“双报到”等活动百余次,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全市法院制定推进新时代法院队伍高质量发展的16条措施,广泛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言传身教练精兵”等各类实训活动73次,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深入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健全审限管理、类案强制检索、发改案件沟通反馈等一系列制约监督机制,提高一审查明事实、实质解纷能力,发挥二审监督、再审纠错功能。上线运行智慧法院4.0版,强化应用培训,21类常用民事案由实现智能化要素式审理,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市法院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三个规定”,常态化整治顽瘴痼疾,针对6大方面、21项重点问题,制定45项整改措施并严抓落实。扎实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和司法作风、法院工作人员与律师不正当交往等问题专项整治,联合驻院纪检监察组开展驻点监督和审务督察,持续强化严实作风,努力建设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构建道交平台 快速多元解纷

□通讯员 石兆慧

泰山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构建道交事故一体化处理平台,开展道交纠纷类型化、专业化化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司法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道交纠纷解决效率。

通过邀请调解员入驻道交一体化调处中心,该院构建起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调解组织、保险机构、鉴定机构上下衔接、横向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工作机制。按照内外衔接、多方参与、繁简分流、科学高效、多元便捷的原则,集合诉前调解、证据交换、文书送达、保险赔付、法律咨询等职能,实行“保险公司提前介入,鉴定机构提前介入,调解组织提前介入”,对道路交通事故及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线办理”。速裁团队的法官跟进指导调解,运用专业优势助力调解员化解纠纷,大大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案件质效,切实打通纠纷化解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泰山区人民法院在道交一体化平台线上接收调解纠纷157件,申请标的额1045.406万元,调解116件,达成调解标的额623.5143万元。

岱岳区人民法院

数字赋能司法 智慧服务群众

□通讯员 吴振锋

岱岳区人民法院着力打造体现泰山高度的“1545”智慧诉讼服务体系,形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电子流转、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智慧诉讼服务体系,实现司法办案质效和为民服务效能同步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该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多元解纷格局,推动成立岱岳区房地产领域纠纷诉调中心,选派法官团队入驻,梳理总结出纠纷处理前置化、指导调解日常化、化解纠纷集约化、案件裁判样板化、普法宣传定制化的“五化”工作法,诉前化解房地产领域纠纷2800余件,圆满化解一起长达17年的拆迁安置补偿纠纷。聚焦全业务在线运行、诉讼服务便捷化、基层治理法治化,充分依托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引导当事人和律师“足不出户”提交诉讼材料、接收法律文书,强化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有效减轻群众诉累,提高司法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着力打造的“1545”智慧诉讼服务体系,被省委网信办、省委政法委等评为全省创新实践案例。

新泰市人民法院

全面加强文化建设 提高工作软实力

□通讯员 刘国成

新泰市人民法院把法官文学创作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打造东岳法院文学创作项目,滋养干警“精气神”,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文明建设。“东岳法院文学创作项目”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该院建成法院文化中心,设立东岳文学馆、图书室、平阳司法论坛活动室等,为干警进行学习交流创作提供良好条件。依托“平阳司法论坛”,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上级法院法官来中心进行交流、创作和授课。论坛自成立以来,举办心理专题讲座、服务大局案例讲评、司法改革与青年法官成长等活动50余次,充分汲取泰山文化的精髓,把“司法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根植于每名干警内心深处,形成了崇法尚德、刚正不阿的审判文化。近年来,该院案件服判息诉率始终保持在92%左右,员额法官年人均办案270件左右。鼓励干警进行文学创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作品《最后一次审判》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拍摄成电影,有力弘扬传播了法治正能量。

东平县人民法院

“三位一体”推进纠纷实质性化解

□通讯员 刘华卿

在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中,东平县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实质性化解纠纷”的职能定位,坚持全过程调解、全环节释法、全身心为民“三位一体”,有力促进了审判质效提升。该法院结案率92.78%,一审服判息诉率90.37%,一审案件发改率0.99%,实现了3个效果的统一。

全过程调解。该院牢固树立调解是高质量、高效益审判的理念,推进诉前、诉中全过程调解,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2022年以来,该院民事诉讼案件调撤率达51.87%。全环节释法。坚持把释法答疑作为纠纷实质性化解的重要手段,在诉前、庭审、判前、判后全环节释法,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速裁团队审理的一起婚约财产纠纷判决后,承办法官主动联系当事人耐心释法,当事人对判决心服口服,主动履行了退还义务。“起诉前都不敢想能这么快就案结事了。”当事人段某说。全身心为民。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来自省外,因疫情无法及时现场开庭,案件进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承办法官积极向当事人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当事人最终均同意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庭审理,案件得以顺利解决,受到各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宁阳县人民法院

推行“法庭+”解纷模式 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通讯员 党思波

宁阳县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全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推行“法庭+”多元解纷模式,积极参与基层网格管理服务,将大量潜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弭在源头。辖区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0.38%。

“法庭+源头治纷”。该院以各法庭员额法官为组长组成工作小组,联合辖区乡镇(街道)司法所,分别对接辖区分工领导、司法所长及各村(居)委会联络员建立基层工作治理微信群,对宁阳县1060名网格员、562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实现指导调解工作常态化。“法庭+多元解纷”。会同辖区司法行政、公安、调解委员会建立纠纷多元化解联动网,实现纠纷信息互联互通、具体案件适时会商、突发矛盾联防联控,2022年以来,诉前调解案件358件。“法庭+诉讼定分”。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活动,通过示范审判方式,对企业潜在的法律风险点、监管漏洞、农村高发易发案件等开展针对性治理,推动企业、村(居)涉诉案件数量逐年下降。“法庭+依法治村”。法庭党支部主动加强与案件多发的重点村(居)、无诉讼村创建先进村(居)党支部的联系,结对开展党建共建,以组织帮带形式,传递群众工作方法,推广无诉讼村(居)创建经验,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肥城市人民法院

诉源治理绘就矛盾化解新“枫”景

□通讯员 王海广

肥城市人民法院把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打造“人民法庭+法官工作室+基层调解组织”工作模式,深化诉源治理,全面推进矛盾多元化解。

构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大格局。肥城市人民法院积极争取党委、政法委支持,推动出台《“无讼村(社区)”创建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万人起诉率”纳入镇(街道)平安建设考核,融入肥城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556个基层调解组织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2022年以来,一审收案同比下降16.65%,全市法院排名第一。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与肥城市总工会、肥城市妇联、人行肥城支行等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家事纠纷、金融纠纷等行业性调解平台,联合肥城市发改局、工商联出台《关于开展“信易+”精准司法服务助力诚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助力企业形成止讼、化讼、少讼乃至无讼的良好氛围;引入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公证人员常驻法院参与调解、取证、保全、送达、执行等工作。深挖自身潜力,坚持法院内部解纷与外部非诉讼解纷一体推进,强化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简易程序适用力度,充分发挥“速裁+”优势,推动简单案件高效、快捷、实质性化解。

泰安高新区人民法院

以“四有”新模式 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审判

□通讯员 宋平

泰安高新区人民法院围绕知识产权审判难点,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多元解纷有特色、简案快审有效率、繁案精审有质量、司法服务有保障的“四有”新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多元解纷有特色。该院联合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市司法局等单位搭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引进24名人民调解员入驻平台开展调解工作。简案快审有效率。采用“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模式组建知识产权速裁快审团队,优化审判人员资源配置。对知识产权简案统一排期开庭,集中时间多案同审、多案连审,推动庭审模式精简化。2022年以来,速裁快审团队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95件,结案率95.05%,平均办案天数10.16天。繁案精审有质量。加强与上级法院、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持同类案件的裁判结果和论证理由的一致性,防止“同案不同判”。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召开专业法官会、审委会,集体讨论、群策群力,破解案件难题。司法服务有保障。深入区内重点企业、社区,开展知识产权法宣传活动,对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只争朝夕的劲头、风雨无阻的毅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谱写泰安法院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