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抓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机遇 实现民营企业新发展
工业强市战略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2023年度我市市直企业 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工作开始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我市通报表扬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强市战略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中乾

编 者 按

2022年,全市上下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咬定目标不放松,铆足干劲向前冲,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黄河战略、文旅融合、城市提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6项重点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即日起,本报对2022年全市亮点工作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我市在应对挑战中担当作为、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奋进的历程。

善弈者谋势,善为者谋局。

我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争创一流,多数指标和多项工作实现了“进八争五奔前三”。

成立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深入开展“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活动,着力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

一年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瞪羚企业2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7家……龙头骨干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引进洪泰基金、港晟基金,75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新巨丰成功登陆创业板,实现12年来A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金融要素支撑保障愈加完善。

……

一年间,我市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首,从顶层设计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开创新局面。2022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00亿元,增长4%左右。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3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

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面起势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增速创出新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学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泰安而言,发展的短板在工业,潜力和出路也在工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首来抓,才能筑牢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硬核支撑。

2022年,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统筹全局、科学谋划,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解决全市工业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完善问题的关键举措,作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出路。2022年伊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叫响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口号;2月18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的主攻方向;3月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在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让全市各级充分认识到工业“一业定乾坤”的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擂响了打好打赢这场硬仗的战鼓。

方向明,则干劲足。一年来,我市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确定“441X”现代化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构建起组织、规划、政策3个“1+N”推进体系,建立“五大比拼、两大问效”等机制,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实现了强势开局、顺利推进。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全市上下抓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越来越统一,信心越来越坚定,资源力量越来越集中,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面起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无论是增幅还是增速都创出新高,走出了一条以工业经济大发展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354个省市实施类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以上;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3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1位;高端化工、肥城市新材料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瑞福锂业、力博重工、泰山石膏、特变鲁缆入选省领军企业库;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肥城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依托工程项目名单,华能泰安2×9F级燃气机组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至泰兴段正式投产,预计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15.5万千瓦、增长10.3%,占电力装机的比重达到51.7%。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我市将持续深化“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活动,进一步加大“按图索骥、精准招商”的力度,依托“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打通产业链全流程、上下游,提升整体竞争力,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

强化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狠抓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路德新材料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石横特钢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我市入围“2022数字城市百强榜”,3家平台入选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强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企业创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022年,我市通过平台创新、技术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大力开展“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行动,每年实施扩规性投资工业技改项目500个以上,实施数字化投资工业技改项目500个以上。

新型工业化更加强调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链提升和价值链升级。走进泰山石膏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马力全开,争分夺秒抓生产、赶订单,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近年来,我们着力突破了轻质高强的技术壁垒,生产线也从早前的20条扩大到现如今的50多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原来困扰我们多年回潮不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使泰山石膏迈入了世界一流石膏板制造的行业。特别是2022年,我们研发的‘泰山石膏数据运用中心’是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它将公司在23个省市的56个工厂生产、经营、能耗、监控等数据上传到总部服务器,部署到PC端、手机移动端和大屏端,项目荣获了山东省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作为泰安老牌明星工业企业,泰山石膏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强力推动下焕发出新活力,不仅自动控制系统让生产提质增效,单线6000万平方米的产能规模全球领先,逐步迈进了世界一流石膏板建材企业的行列。对于未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任利更是充满信心地说,公司将更好地把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机遇,持续坚持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坚守初心,始终坚持质量服务重于泰山,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努力做到产品规模世界第一、高端销量世界第一、品牌影响世界第一,引领石膏板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强化链式发展既要招大引强,也要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初创型企业,关键是要能够与泰安的重点产业链相契合,能够在泰安发展起来,能够对全市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市统筹谋划,坚持按图索骥、有的放矢,精心策划项目,全力做好招商,努力搭建平台,聚力形成了产业发展全链条,依托“链主”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确定“441X”产业赛道,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4大支柱产业,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4大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1+X”未来产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我市相关部门全力搭建好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力企业在市场大潮中闯出了一片属于泰安企业的新天地。2022年,我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6家、瞪羚企业2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7家。

如今的泰安,企业“串珠成链”“微炬成火”,13条产业链根据各自产业结构特点从战略规划、项目谋划、技术改造、要素保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扶持,支持企业聚焦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为泰安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市将抓住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在项目策划、招商引资、企业培强、特色园区建设上攻坚突破,新策划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大产业项目400个以上,项目储备在库个数动态保持在800个以上;加快推进“陇电入鲁”特高压直流工程、源通核电封头智能制造、亚蓉科技高端阻燃剂、赫里欧光伏建材等35个省重大、100个以上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实施“双千”工程,深化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推进“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年内实施技改项目500个以上;建立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推进关键性、全域性应用场景建设;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品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转型样板。

创优环境强化资源要素统筹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优势

在战鼓激越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征程中,泰安工业企业迎来一轮历史性发展机遇,唯有创优营商环境、强化资源要素统筹,才能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改革一子落,企业满盘活。如今,肥城市泰山锂谷从锂矿加工、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电池组件组装、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链主企业瑞福锂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一位,泰山锂谷聚力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的未来潜力无穷、后劲十足。正如泰山锂谷集聚起的锂电产业集群一样,泰安全市各地通过不断完整的产业链和优渥的发展土壤厚植企业发展根基,企业培植和“双招双引”“双轮驱动”战略势头正劲。

2022年,围绕企业融资和上市,我市大胆创新探索,通过实施企业上市挂牌突破行动,强化政策激励,引聚金融要素,搭建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将更多金融资源向工业发展汇聚,为滋润经济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送去了不竭动力。全市直接融资167.51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企业上市融资11.7亿元,同比增长3668%;383个信贷产品支持普惠小微市场主体5.3万户,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新增贷款约50亿元。

如果说上市融资是推进企业做强的“倍增器”,那么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统筹解决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难题,创新实施“五色管理法”,科学直观展现建设用地状况,精准服务项目用地选址……2022年,我市不断创新环境要素保障措施,搭建起了链式政策新体系,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制定出一揽子普惠政策包和若干靶向政策的“1+N”政策新体系,以严密政策保障工作落实。尤其是对覆盖范围广、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平台建设,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迈上新征程,书写新辉煌。泰安将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重中之首来抓,完善用好行之有效的机制办法,在聚力攻坚突破上狠下功夫,加速落地一批“一锤定音”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