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政协第十四届泰安市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摘要)
政协第十四届泰安市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年的主要工作
政协第十四届泰安市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3年1月6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 武 林 中
 

2022年,中共泰安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位次前移,多数指标和多项工作实现了“进八争五奔前三”;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立足开新局、谱新篇、启新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性质定位,准确把握市委工作中心,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干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理论武装、突出党建引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笃实坚定

(一)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夯实思想根基。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逢学习必研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意见,通过领导带头学、全员覆盖学、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切实用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在强化政治引领中坚定履职方向。市政协党组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政协落地落实。

(三)在强化品牌建设中提升党建质效。创新打造“同心·筑梦”党建品牌,健全完善了“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专委会党支部—界别临时党支部”组织体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推动委室和界别支部联合共建,促进党建与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共识相互赋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紧扣发展要务、积极献计出力,“协力敢当”品牌建设更加富有成效

(一)在建言献策上彰显政协作为。成立市政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智囊团”,聘任侨外工作顾问,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献计出力、凝心聚力;组织广大委员在赛道选择、科技赋能、数字转型等方面,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

(二)在干事创业上展现政协担当。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全市6个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副链长,落实市委部署,深入一线调研,狠抓“双招双引”,强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全市广大委员主动担当作为,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当先锋、作表率。

(三)在助推发展上贡献政协力量。牢固树立“服务委员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开展“为委员企业办实事”活动。通过走访调研、调查摸底,为委员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深入企业调研,主动服务企业发展,让政策红利又好又快惠及企业。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协商民主,发挥独特优势、抓实主责主业,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加全面彰显

(一)积极构建协商新格局。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三办”首次联合印发《2022年协商工作计划》,切实增强了协商活动的计划性和权威性。立足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积极探索协商新方法新途径;把“双月”专题协商作为提高协商工作质效的发力点,把更多的界别委员凝聚起来,让更多的界别群众参与进来。制定出台《“泰山协商”工作实施办法》《泰山协商议事工作指导规范》等,进一步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推进协商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开展。

(二)创新搭建协商新平台。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创建“双月”专题协商新平台,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双月”为时间节点,精选议题,深入调研,委员、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与职能部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形成思想共识。创建基层协商议事新平台,积极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让委员走基层、协商在一线,宣讲政策、倾听民声、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凝心聚力。利用驻泰高校资源优势,搭建专家学者协商议政新平台,为泰安发展献计出力。探索建立全媒体条件下的协商开放新平台,运用“互联网+协商”思维,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开展远程协商、网络议政。

(三)全面彰显协商新成效。去年,共开展全体会议协商议政1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双月”专题协商4次、对口协商5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1次、界别协商8次,推动县、乡、村三级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900余次;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重要协商成果7件,提出意见建议92条,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初心使命、倾力履职为民,助力民生福祉改善更加扎实深入

(一)履职尽责惠民生。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形式,助力推动了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实、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提质扩面、农村供水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一大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针对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协商平台搭在基层一线,建在乡村、社区,协商解决各类民生议题7300多个,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二)倾情为民办实事。立足政协界别优势,广大委员充分展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情怀和担当,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慈善捐赠、文化下乡等公益活动,积极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三)协力抗“疫”显担当。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市政协党组紧跟市委部署,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组织委员捐款捐物,指导帮助委员企业复工复产。广大委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医疗救治、志愿服务、物资保障、防控宣传、社会防护的各条战线上发挥优势专长,助力疫情防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冲在一线,积极落实排查、监测任务,当好政策知识的“宣传员”、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复工复产的“服务员”。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团结民主,增进思想共识、广泛凝心聚力,政协统战职能作用更加充分发挥

(一)党派合作日益紧密。全面落实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各民主党派、专委会对口联系党派团体等制度,坚持定期走访、座谈交流和工作对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事务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强与民族宗教界委员的联系。积极搭建平台,让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在协商议政、调查研究、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履职活动中担重任、挑大梁。

(二)界别特色充分彰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界别同心汇”建设,常态化开展特色聚识活动,成为界别委员学习交流、议政建言、了解民意、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积极开展“联系基层群众集中活动月”;医药卫生界委员组成的医疗服务团现场为社区群众把脉问诊,上门送医、送药、免费体检;法律界委员成立了市政协“法治之光”服务团,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81次。

(三)书香浸润凝心聚识。创新打造“书香政协”品牌,着力建设“‘爱岳读’政协委员书屋”“政协‘e书房’”,设立委员读书学习、协商议事“阅空间”,定期开展荐书、读书活动。开办“泰安政协讲堂”,先后就委员履职能力提升、泰山文化、大汶河湿地生态保护等内容举办4期专题讲座。通过参加委员读书、政协讲堂活动,使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进一步提升了能力、坚定了信念、凝聚了共识。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健全制度机制、激发履职活力,推动政协履职尽责更加务实高效

(一)以制度化推动效能提升。制定完善《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调研工作实施办法》《宣传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60余项,构建起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协同顺畅、运行有效的良好机制。

(二)以专业化建强“两支”队伍。举办新任委员培训班,抓好委员常态化学习交流,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对委员参加会议活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评,激发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关于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开展作风集中整顿,通过“三晒一评一公开”活动,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淬炼优良作风。

(三)以数字化赋能履职质效。立足推动新时代泰安政协事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快“数字政协”建设,构建线上综合服务和委员移动履职新平台,开设远程协商、网络议政服务通道,推动数字化赋能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四)以全媒化讲好政协故事。充分发挥政协网站、《泰安政协》和泰安政能量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作用,积极构建全媒体宣传新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浓厚氛围。

中共泰安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制定出台《贯彻落实鲁办发〔2022〕12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若干措施》,审定把关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使政协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方向、出力有舞台。政协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中共泰安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市政协驰而不息、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履职担当、无私奉献的结果。

2023年的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泰安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确立的任务目标,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为主线,以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为支撑,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高标准履职,高效率作为,为全面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党的领导,在加强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引领上开创新局面。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要勇于自我革命,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链条,持续打造“同心·筑梦”党建工作品牌。

二、强化责任担当,在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上再建新功业。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创建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深度调研,打响“协力敢当”品牌。要自觉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谋对策、办实事,协助党委政府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机制,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围绕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民主监督。

三、强化主责主业,在深度协商建言、提升协商实效上蹚出新路子。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擦亮“泰山协商”品牌。积极推动协商议事室建设,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大力培育协商文化,增强协商意识,提高协商能力。

四、强化聚识功能,在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上谱写新篇章。以“书香政协”品牌建设为抓手,引领界别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学习中加强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协商议政能力。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大力推进“界别同心汇”品牌建设,更好地把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和行动。

五、强化自身建设,在推进数字赋能、全面提质增效上干出新样子。持续推进“数字政协”建设。坚持数字赋能,构建委员线上学习培训平台,优化委员履职和服务管理系统。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严真细实快”的优良作风,努力建设模范机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县(市、区)政协工作的指导,提升政协系统互联互动的整体效能。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