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群众口中的“葛来乐”,不甘退休后的寂寞无为,悄悄拾起“唱戏”这个老本行,拉起了一支行走在岱岳大地春夏秋冬图景中的“文艺轻骑兵”队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用最接地气的表演,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就是岱岳区兴岳艺术团演员葛业森。
◆为群众送去欢乐是心中梦想
“我从小就是一个戏迷,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舞台上演出,为群众送去欢乐。”葛业森说,他曾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过3年汶河大鼓,也学过吹拉弹唱,后来进入机关工作后,站在舞台表演的梦想便搁置了。退休后的一天晚上,葛业森和老伴在东湖公园散步时,看到一位乐器爱好者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拉二胡,优美的旋律瞬间吸引了葛业森。
此后,葛业森再去公园时就会带上板胡、二胡,连拉带唱,深受群众欢迎。葛业森表示,时间一长,就开始有人建议由他带头,把有艺术特长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艺术团,这样不仅能自己娱乐,还能把欢乐送给大家。葛业森热爱文艺,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在岗能为人民服务,退休了依然能为人民服务,自己有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责任将欢乐送到群众心中。决心一定,葛业森便走上了为民服务的艺术梦想之路。
◆成立艺术团,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万事开头难,成立艺术团并非易事,场地、资金、剧本、演员都需要张罗归置,创办之初的艺术团处于“三无”境地。但葛业森天生有股拧劲儿,说干就干,他的老伴李桂英也常说:他认准一件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没有场地,葛业森就去找相关部门协调;没有服装、乐器,他就不断劝说老伴自掏腰包添置;没有人,他就一趟趟上门去请。就这样,2003年底,由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岱岳区夕阳红艺术团成立了,后来,艺术团更名为岱岳艺术团。
结合自己的文艺特长,葛业森以文艺志愿服务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给群众送去欢乐。褒扬孝道美德的小品《刘老汉的喜与恼》、倡导文明新风尚的《四德教育开新花》、融入普法教育的音乐快板《大红花》……葛业森自创的充满正能量又接地气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成为群众百看不厌的“招牌戏”。19年来,葛业森创作演出的各类文艺节目达100余个,个人志愿服务演出时长超过2万个小时,累计参加各类公益性文化演出和送文化下乡演出2273场次,观演群众累计达400余万人次,带动各级庄户剧团35个,培养乡村文化志愿者1200余人。
◆坚持为人民说唱,为时代放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葛业森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他们有的会跟着艺术团观看附近的两三场演出,有的会提前1个小时就在舞台前等候。许多群众对葛业森说:“您的节目演的是老百姓的身边人、身边事,喜剧节目让人欣喜快乐,悲剧节目让人泪流满面,节目太好了,一两场根本看不够,希望您多演两场,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庄户剧团。”演出时,葛业森和团队也得到了群众的关心,有热心观众为他们送来矿泉水和水果,这让他们深受感动。“节目能受到群众欢迎,我们再苦再累也值!”葛业森说。
2020年12月,葛业森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岱岳艺术团团长。2021年、2022年,葛业森积极参加岱岳区兴岳艺术团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圆满完成了市、区两级分配的演出任务,两年共完成演出209场次。在葛业森的带领下,岱岳艺术团创作和演出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为人民说唱,为时代放歌。葛业森带领志愿服务队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组建区级和镇、村级庄户剧团,并招募乡村文化文艺志愿者。在他的带领下,这支乡村艺术团成为泰山脚下一支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轻骑兵”队伍,他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葛来乐”。“我将继续把文艺作品送到群众面前,再出新作品,再作新贡献。”葛业森表示。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