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3日讯(通讯员 刘姝祺)今年以来,泰山区上高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创新理念、搭建平台,构建了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汇”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化解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汇聚力量,多管齐下。上高街道建设街道“汇”治理中心,采用“1+7+N”模式,由党工委副书记召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牵头,派出所、综治办、法治办、应急办等各部门联合,集中办公,实现群众诉求、矛盾化解、法律援助、12345工单办理等事项一个中心受理,每周会商研判,一张清单交办。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根据问题适时调整其他部门参加的会商研判机制,研判内容一张清单交办,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能短时解决的问题现场办公立即解决,凝聚起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忧、保人民安全的强大合力,保证交办的指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亲民为民,网格治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汇”治理模式的理念是亲民、为民、安民。上高街道坚持“汇”群众心声,实行“无门槛”问题收集,大事小情,只要群众有诉求,就受理收集,同时实行首问负责制,进行调查取证,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为汇集各方力量,该街道坚持规范网格员行为,配齐、配强网格队伍,广泛发动组织辖区居民、保安员、楼组长、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落实“一个网格一名管理员、一个社区(村)一名法律顾问、一个社区(村)一名警务助理、一个社区(村)一队调解员”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度遍访行动,围绕当前正在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广泛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民生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在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生活安全等方面的诉求。
查缺补漏,保障平安。上高街道“汇”治理模式在疫情封控和应急救援站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受灾群众求救求助、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掌握、处理救援救助需求等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在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是对现有应急管理救援救助体系的补充,重点发挥查漏补缺作用,提高了对公众求救求助需求的响应能力,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高效参与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同时,上高街道筹集资金500余万元,重点打造北上高村、郭家灌庄村、宁家结庄村、小井村、凤凰社区、凤台村鲁普耐特集团、吾悦广场等15个基层应急救援站点。立足现有资源,整合专业团队和民间救援团体,开展应急演练45场次,处置各类险情89起,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为建设宜商宜居新上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