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沥青路方便了洪山村农产品外运。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隋翔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建
“以前路面上坑洼多,路也窄,会车都难,现在新修的沥青路不光平整好走,路也宽了,拉山货的车能快速进村,太方便了。”徂汶景区化马湾乡一位村民感慨地说。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加快推进、积极协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60余公里,让老路换新颜,助力乡村振兴。
全长4.1公里,串联化马湾乡洪山村、城前村以及彩山水库的这条防汛路,此前是一条路面病害多的水泥路。“开车走在这条路上,一路颠、速度慢,遇上下雨下雪的天气更难走。”采访中,附近的一位村民介绍。今年夏天,这条路重新进行了铺设,沥青路面代替了水泥路面,路面平坦了,行车更畅通了。
道路通,百业兴。公路沿线的洪山村以林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大樱桃、板栗、油桃等。路越来越好走,方便了农产品外运,洪山村利用现有的空间优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产业升级和深加工制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我们发挥农产品产地优势,搭建自己的电商直播间,建立电商带货平台,形成乡村特色产品物流集散地,辐射周边8个村,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洪山村党支部书记邹宗秋说。不仅是洪山村,今年化马湾乡的王家庄村也对村内道路及生产路进行了提档升级,以前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以前的坑洼路变成了平坦路,不仅方便了村民日常通行,每到樱桃收获的季节,也方便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到村里收购樱桃。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坚持以“打通断头路、发展旅游路、支持产业路、提升乡村路”为总体目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我们积极对上争取资金2700余万元,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公路科科长孙庆渤介绍,目前,辖区内的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5%以上。
农村公路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护好、运营好。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不断推进路长制农村公路管护新模式。“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村道路进行了全面普查摸排,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实现了交通安全警示标志、道路指示牌等重点路段区域的全覆盖。”孙庆渤说。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提升群众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康振若介绍:“我们将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科学规划,标准建设,多元管养,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023年力争完成40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