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
“洪泰Family食品产业泰安行”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市公交公司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全警全力守护“国泰民安”
第三轮汽车消费券 累计申领218.1万元
“情暖泰山·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深入推进
声 明
山东京北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公安机关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1727起
全警全力守护“国泰民安”

 

本报12月1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汶宁)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窦清波出席发布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下,全市公安机关锚定“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的目标,以党的二十大安保工作为主线,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战疫情各项工作,有力守护了“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

坚决有力维护社会安定。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系列安保任务,确保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重大案事件准确预警率、有效处置率均达100%、公安信访积案化解率100%、共侦破各类网络犯罪案件1727起……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守护“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公安力量。

坚决有力保障人民安宁。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压茬推进“春雷”“雷霆打击·利剑护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成功侦破“5·11”假冒注册商标、陈某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全市日均刑事警情保持在10余起的低位,今年前11个月,全市刑事案件、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命案同比分别下降12.5%、13.9%、32%。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重点打击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聚众斗殴等9类霸痞违法犯罪,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作用,坚持“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保持“两降两升”的良好态势。侦破养老诈骗犯罪案件78起,走在全省前列。成立暴力犯罪预防中心,构建相关机制,有效防范化解暴力犯罪风险。深化“警灯闪烁”工程,警种联动、专群结合、网格布警,构建分片包干、多方联巡、全时空覆盖的大巡防机制。出台加强巡逻防控“六项措施”,累计出动巡防警力28.6万余人次,重点加强“商圈”、夜市、烧烤摊等部位巡逻防控,严查快处侵害老弱妇孺等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给人间“烟火气”装上“安全阀”。

坚决有力提升治理能力。全市公安机关创新“融治理”工作,形成社会治安治理“泰安路径”。加快融合共治,推进民警辅警沉入9645个网格,目前已建立“警民议事会”156个、“说事中心”210个,建立“义警”组织36个、发动“义警”3.9万余人,一般性矛盾纠纷网格化解率达100%。推动智慧治理,强化数据赋能,密切警民互动,拓宽警民联系新渠道,讲好警察故事,服务群众生活,助力社会治理。

坚决有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市公安机关实施“警民暖心提质”攻坚工程,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等中心工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十五条措施》,健全产业链警长机制,完善涉企警情快速响应、一项目一警官、助企服务绿色通道等具体举措,210名项目警官走访企业1400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00余件,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守护绿水青山,建立“生态警长”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生态警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保障泰山、东平湖、大汶河等生态保护修复。高效服务民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线上推进“一网通办”,线下优化“一窗通办”,新建无人“智慧警局”6处、改建自助服务区34处,108项服务事项“全市通办”“一窗通办”,高频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0%以上。守护生命至上,扎实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提效攻坚工程,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13.4%。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