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3日讯(通讯员 庞轶)自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管理的意见》以来,岱岳区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要求,不断提高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
统一行动,营造浓厚氛围。该区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开展全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全区零散烈士墓管理的通知》,统一行动步调,规范整修标准。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政策进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红色阵地作用。
因地制宜,改造成效显著。该区组织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排查工作,对1处区级管理纪念设施、5处县级以下纪念设施、111座零散烈士墓逐一登记造册,全部纳入整修范围,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提升。先后投入140余万元,对区烈士陵园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突出岱岳特色,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烈士墓实施“集中管护工程”,建成集中管护点8处,实现辖区内零散烈士墓应迁尽迁,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列入区镇财政预算,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挖掘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该区深入挖掘大汶口云亭山烈士陵园和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红色文化,建成大汶口红色教育中心;以马庄镇漕河村19名烈士事迹为主题,建成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五大队纪念馆。开展“致敬英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12名烈士找到亲人,绘制烈士画像24幅,组织英烈文化“六进”活动36场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进一步打响了“泰山兵”品牌,推动了“英雄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