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既然选择了援疆 便只顾风雨兼程
踔厉奋发 不辱使命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然选择了援疆 便只顾风雨兼程
——记泰安援疆教师卓越
 

□通讯员 李磊

天地之间,人虽渺小,却因梦想而崇高。人就像一粒毫不起眼的种子,只有怀抱梦想,扎根土地,向上生长,才能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完成一生的使命,一个人也只有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2021年11月,49岁的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卓越接过援疆“接力棒”,带着组织重托、家人期盼,走上了援疆之路,成为“泰山天山根连根、泰岳人民心连心”的传承者,更成为“山东教育援疆‘精准滴灌’新里程”的实践者。

勇挑重担抓创新

“白手起家”显担当

初到岳普湖,已经从教30多年的卓越感到不适应,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学生,让他倍感压力。既来之,则安之。根据组织安排,他担任泰安援疆教科研中心主任,与岳普湖县教育局教研室合署办公,这也是泰安援疆针对岳普湖县教研力量弱、教师结构不优化,首次组建专职教研队伍,力求把泰安的教育教学经验、管理理念传达给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有所突破。

作为泰安援疆教科研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卓越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干什么?怎么干?每名教研员都打着一个问号?报到后的第二天,来不及调整和思考,卓越便和同事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调研学习,不顾严寒路远,他们白天进学校入课堂,晚上交流汇总情况,每天走100多公里进行调研,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中小学,用脚步丈量了岳普湖教育的每一片土地,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他和团队成员又马不停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发挥教研经验丰富的优势,牵头制定了《岳普湖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德育工作评价方案》《中小学教学视导方案》等系列方案,实现了教育教研新突破,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

好方案,落实是关键。为推进方案落实,他牵头负责在全县推行初中导学案教学,并创新性在小学推行“作业单”教学模式,达到中小学齐头并进的效果。在推广普及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一方面,通过“泰岳彩虹”云联工程,每周组织援疆教师上中学导学案和小学“作业单”及基于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示范课;另一方面,坚持一线工作法,牵头组织援疆教师深入各基层学校尤其是偏远薄弱学校进行帮扶性听课,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研讨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助力中小学教师熟练掌握新的教学模式。针对岳普湖县家校共育工作基本空白的现状,卓越主动提出在岳普湖教研室成立家校共育工作名师室,由他担任负责人,担负起全县家校共育推广工作,用一个暑假制定出家校共育工作“先培训班主任,再培训家长,最后家校社共育”的工作思路,同时整理出100多篇家校共育案例,成为全县培训班主任、培训家长的主要材料。

吃苦耐劳当表率

“谈笑风生”守初心

凌晨2点的边疆,对卓越来说并不陌生,视导总结、制作大讲堂课件、教育反思都是映着台灯的光影写出来的。对他来说,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他自己总是云淡风轻地说,“干就干好,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加点班、干点活不要紧,就怕干不好,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师生的期盼。”

他以其坚韧不拔,诠释出“戈壁红柳”耐性。红柳的伟大在于它的坚韧,代表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默默无闻的付出。卓越作为援疆教育人,求真务实,用朴实无华的行动鲜明地诠释了红柳精神的内涵。入校检查,推门听课,只能解决一部分教师上课中存在的问题。怎么快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呢?卓越经过思考,拿出周末时间开展集中培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经过充分酝酿,“周末讲堂”开讲,每周六在教育局得会议室培训,每天培训8小时,每组4个人主讲,主讲人员以援疆教研员为主,内容涉及管理、教法、家校共育等。为给教师们搭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卓越和同事一道创办岳普湖县教育教学内部刊物《泰岳研习》,每月出版一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反思的极佳平台,助力了教师业务素质提升。

他以其无怨无悔,诠释出“绿洲白杨”奉献。白杨代表着尽职尽责,不怕困难,顾全大局。卓越明白,每一个援友都是一张名片,都代表着泰山、山东的形象。2022年3月底,泰安援疆指挥部亟需信息宣传人员,抽调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卓越到信息宣传专班。如此一来,他要做到县教育局和指挥部两边兼顾,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组织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卓越考虑到教育局事务繁忙,坚持在教育局上班,出满勤、干满点;晚上到指挥部加班,写总结、整材料,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他在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央广网、大众网等主流媒体的宣传稿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他也逐渐成为同事口中的“三栖明星”——教育抓得好、文章写得好、人缘结得好。

脚踏实地善作为

“青蓝同辉”结硕果

真心付出必然换来真情回报。作为一名老党员,卓越深知队伍管理的重要性,怎么样才能为岳普湖留下点什么是他努力的方向,打造一直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他内心的执念。

泰安援疆启动的“青蓝同辉”师徒结对工程的核心就是要为当地培养真正能挑大梁的青年骨干教师,卓越带领同事制定了“发现——培养——示范”三步走策略,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校一校地发现素质较高的年轻教师,然后盯在学校指导年轻教师,从分析教材到课堂教学,手把手指导,直到该教师能在全县上示范课为止,从而起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努力为每一处县直学校、每一处乡镇中心学校、每一个学科培养一位带头人。在巴依阿瓦提乡,他和同事连续1个月驻校指导,在岳普湖县二中为培养孔庆虎、卡米莱两位年轻教师,他们连续4周跟踪听课指导。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援疆的誓言,受到了师生的好评。“追求卓越、不知疲倦,刚柔并济、智慧果断,善于沟通、与人为善。”这就是师生心目中的卓老师。

“援疆是一种缘分,浸润着深刻的情怀;援疆是一种奉献,点燃了奋斗的热忱。在未来的援疆日子里,我将用责任诠释担当,用信心凝聚力量,不负援疆、不辱使命,一路欢笑,一路温情无限,为岳普湖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力量。”卓越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