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坚决落实“三个不停” 坚决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政治责任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专员服务+实地走访”为企业商户纾困解难
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 创新赋能产业链腾飞
我市公布首批8家 星级农贸市场名单
把坚毅和执著洒向城市管理事业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利——
把坚毅和执著洒向城市管理事业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冬季行走泰城,感受亮丽市容,天蓝地净和谐画卷映入眼帘。在这优美环境的背后,有一抹蓝色身影,几十年如一日,用执著与坚毅谱写着城市管理的新篇章,他就是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的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冯利。

探索创新的“先行者”

城市管理无止境,细微之处见真章。为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经过深入研究,创新实施“1+4+N”的“点线融合、四级贯通”城市治理新模式,努力破解市、区分级管理难题,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实现问题在一线解决。

任务确定后,冯利主动请缨,牵头负责该项工作,在该局成立10支服务队,选定10个乡镇(街道)、25个社区、10个企业、10个项目为服务联系点,定期深入开展走访,破解难题。同时,冯利作为第一服务队队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深入财源街道松园、财源新村、英雄山等社区,现场倾听群众呼声,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针对财源新村社区堆存了2年的渣土堆,冯利带领第一服务队人员,现场进行调研,拿出解决方案,连夜组织人员清运,并对河道周边增设围墙,消除了安全隐患。面对焕然一新的环境,周边居民一致点赞叫好。

疾风暴雨中的“逆行者”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面对极端天气,在分管防汛工作期间,冯利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带领团队毫不放松抓好城市防汛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21年7月28日至29日,我市受6号台风“烟花”影响,普降大到暴雨。冯利按照市防指、城防指有关工作要求,连夜部署各项工作,带领该局2000余名干部职工顶风冒雨、奋战一线,执行城区低洼地段24小时值守,保障人车通行安全。

防汛值守期间,火车站桥洞南侧积水水位不断上升,个别司机心存侥幸想直接开车过去。冯利不顾自身安危,及时进行拦阻,避免了车辆发生涉水事故。整日整夜的值守与风吹雨淋,让冯利差点晕倒在现场。直至暴雨结束,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测量了体温,才知道自己已高烧近40℃。

城管执法的“排头兵”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作职能不断增加,部分执法工作出现依据不足、执法困难的情况。冯利深入执法一线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完成《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泰安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规章,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8年夏季,冯利主动担当,带领工作人员冒着酷暑,用时41天拆除了主城区70处大型立柱广告,各类户外广告2.5万余处、52万余平方米,让泰城重新露出了漂亮的“天际线”“山际线”。疫情防控期间,冯利带领执法人员采取“执法+服务”的方式开展执法工作,创新推行的“柔性执法”模式在国家级工作信息平台予以推广。

蓝天白云的“守护者”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泰城施工工地扬尘管理和渣土围城问题日渐凸显。冯利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红黄绿”挂牌等管理模式,不断加大施工现场巡查监管力度,城区扬尘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我市PM10年均浓度从2019年的103微克/立方米,逐年下降为2022年的65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10月,我市综合指数、优良率等多项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针对渣土围城问题,冯利安排工作人员逐一排查,制定《泰城积存渣土分类处置意见》,建立工作台账,实施一处一策,探索创新生态封存举措,泰城236处积存渣土堆、约1500万立方米渣土已按照处置措施处置完毕。泰城周边的“渣土山”消失了,泰山、徂徕山这两座“金山银山”变得更加秀丽多彩。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