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8日讯(通讯员 张骁)日前,泰山区委编办充分发挥数据对于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服务效能为基础,全面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逐步实现数据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做好“人”的保障,提高机构编制队伍建设水平。机构编制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严谨性、规范性等特点,用好数据这把“金钥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办分类打造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队伍,区级设立实名制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泰山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按照责任分明、统筹使用的原则,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做好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审核、维护更新。各部门、街道(镇)按照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机构编制业务工作熟悉等标准,组建泰山区机构编制信息员队伍,负责本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更新调整及信息系统的管理、推广、维护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业务交流,采取以干代训、结对帮扶、专题培训等方式,强化系统操作,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操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机构编制数据管起来、用起来。
突出“准”的基础,提高机构编制数据精准化水平。精确是实名制数据管理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日常维护突出“及时”。该办依据“三定”、机构编制有关文件,及时更新调整机构编制变动情况,今年以来,共调整机构编制信息60余条,做到了机构清、底数明;注重人员信息维护,定期与各部门(单位)联系,及时做好人员退休、辞职、调动等日常减员、增员工作。另一方面,集中维护突出“精准”。该办重点对新聘用事业人员、中小学教师等人员信息进行集中维护,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学历、个人简历等内容,共完善人员200余人,涉及信息6000余条。
强化“用”的核心,提高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果。该办充分发挥实名制管理基础性作用,与泰山区改革任务、重点攻坚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区战略等紧密结合,做到数据为用编指导、为改革服务、为发展铺路。通过实名制系统,梳理泰山区各部门(单位)机构设置、空编情况、人员结构等情况,深入分析评估,科学调整机构编制事项,合理制定用编进人计划。例如:服务教育领域,根据最新在校生数量,在编制总量内合理调整中小学编制,为泰安六中、东岳中学等29所中小学补充了87名教师,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服务经济发展领域,调整发改、工信等11个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招聘、招录行政、事业人员9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20名,涵盖信息、财经、工程、农业等领域,全面助力泰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