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用好生态资源 推动绿色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 打造魅力新城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徂汶景区瞄准省会经济圈建设和泰安东部新城建设发展机遇
用好生态资源 推动绿色发展

汶河国家湿地公园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雷 张建

徂汶景区位于泰安城区东南部,规划面积471平方公里。近年来,该区以打造国内一流、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为目标,瞄准省会经济圈建设和泰安东部新城建设两大发展机遇,围绕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做足文章,用好生态资源,抢抓战略机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建设宜业宜居美丽家园

黄金梨果皮金黄,肉质细脆,食之香甜可口,香味绵长,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徂汶景区徂徕镇许家庄村有悠久的种梨历史,但2009年以前,该村黄金梨产业种植无序、市场混乱、价格低迷,陷入“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困境。为尽快摆脱发展困境,许家庄村党支部大胆摸索,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坚持科学管理,推动多元发展,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如今,合作社种植黄金梨1000亩、大樱桃500亩、蔬菜1500亩,并延伸发展乡村旅游、研学培训、蔬菜果品加工等产业,辐射带动周围3个村发展黄金梨种植3000余亩,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明星村。许家庄村是徂汶景区突出地域品牌、坚持区域化协作发展的生动写照。

按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徂汶景区重点发展樱桃、板栗、黄金梨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徂徕镇、天宝镇、化马湾乡的樱桃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年产量达2.4万吨,产值达3.4亿元。通过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徂汶景区现拥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全省乡土产业名品村8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6家。

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徂汶景区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徂汶景区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先后打造省、市、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2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37%以上;深入开展“绿满泰安”专项行动,打造四季有景、三季有花、林果搭配、品类丰富的“绿美村庄”,完成村庄绿化12698亩、道路绿化15公里,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9个、省级森林村居5个。

乡村美、农民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徂汶景区注重发挥徂徕山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底蕴优势,实现区、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61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活动1050余场次,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依托资源禀赋

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在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同时,徂汶景区聚焦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群发展、“双招双引”工作为支撑,精心谋划、精准发力。近日,记者来到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时,工人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加紧施工。“截至10月底,通风洞开挖支护完成1119米,交通洞开挖支护完成586米,上下库连接公路1#隧道开挖支护完成872米,2#隧道开挖支护完成597米。”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该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8亿kWh,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和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总投资约101.86亿元,项目对于助力国家实施“双碳”行动,保障山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计划2028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凝心聚力抓项目,徂汶景区以现有龙头支柱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以赴推进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山东福星汽配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泰安润兴环保新材料公司改扩建项目、泰安永盛建材改扩建项目建设,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承建载体、一个包保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障项目快速、有序、高质量推进。

徂汶景区结合实际,以现有的121家企业为基础,积极发挥重点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梳理农用机械装备、电力设备、建材加工制造、高效农业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建立管委领导对重点企业一对一包联帮扶工作机制,确保每个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每个企业,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具体负责,推动全区工业产业发展。

结合编制的产业规划,徂汶景区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健康食品,有针对性地对接实力强、有成熟经验的合作对象,持续招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加快推进可乐犇犇饮品项目、泰安华普锅炉设备公司项目、水发集团光伏建设整县推进项目、徂汶“生态中央大厨房”项目等签约落地,为今后景区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徂汶景区及时了解企业所盼、所需,营造良好的政企环境,定期组织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项目建设推进会、银企对接工作会议等,在企业提升、项目建设、产业培植、基础配套上持续发力,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振企业家的创业发展信心;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助企政策244项,印制《徂汶景区助企发展政策汇编》,积极开展“优惠政策送上门”活动,充分让企业知政策、享政策,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速发展。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书写绿色发展新画卷

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近日,记者来到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时看到,这里碧波荡漾、层林尽染,蓝天、白云、碧水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汶河国家湿地公园由徂汶景区所辖的大汶河干流河段及两岸湿地组成,北起泰新高速牟汶河大桥,南抵颜谢坝,长度20公里,总面积1200.1公顷,湿地面积1040.43公顷,湿地率达86.7%。湿地公园以大汶河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保护和净化大汶河干流水质为主要目标,注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保护,是集大汶河水质保护与净化、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

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平湖上游,水环境直接影响下游东平湖的水质。湿地公园内植被茂密、滩涂遍布,多样繁茂的湿地植被不仅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为湿地多重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坚实保障,对于汶河水质保护、维护区域水生态安全、推动泰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湿地公园由表面流湿地和人工强化潜流湿地组成,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20年通过国家验收。根据资源特征和分布情况,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服务管理区5个功能区,充分满足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需要。目前,徂汶景区已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徂汶景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确立了“突出蓝绿绝对值、整体低密度、超面积预留绿色空间视廊,在不同方位望得见两山、看得见碧水,小组团开发”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平展舒缓的主基调,为景区长远绿色发展奠定了前瞻性基础。

近年来,徂汶景区不断探索,将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结合,持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形成集中连片的土地开发新格局、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新结构和生态宜居的土地保护新机制。徂汶景区还将充分发挥天然的生态优势,借助黄河战略这一重大机遇,持续加大对大汶河、徂徕山的保护与开发,让“绿水青山”的颜值更高,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