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雷 张建
一项项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农业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农业产业园勃发生机……金秋时节,桃都大地处处呈现着生机和活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肥城市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肥城模式”。
肥城桃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肥城市桃园镇,是集肥城桃种植、等级分选、冷链物流、精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这里,自动巡检机器人可以对果树的生长情况巡检,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被应用在桃生产的全过程,每棵果树都有自己的数字生长档案。
不仅如此,肥城市通过建立县域肥城桃产业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将农业生产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收集并关联果树资源分布及生产各环节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解决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果品培优等实际问题,这些成果被列入国家《数字乡村建设指南》的典型案例。肥城通过打造“肥桃数字小镇”“汶阳田数字小镇”“有机菜数字小镇”“两菜一粮数字小镇”等示范镇,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上加快提升数字化水平。
乡村全面振兴,数字化改革是牵引力,更是加速度。走进孙伯镇五埠村,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五埠村深挖优势资源,结合‘伙大门’独特建筑风格,整合资源、恢复旧貌,铺设石板路1.5万平方米,修整墙体2.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花卉7万余株,建成乡愁记忆馆、观景台、非遗胡同、精品民宿等。”五埠村工作人员介绍。五埠村引入社会资本,以产业为基础,走出了一条“村集体+优势资源+工商资本”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20余项称号。
名气越来越大,来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五埠村依托“肥城文旅云”智慧服务平台建成数字景区,不仅能对人员、车辆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还能实时监控游客流量。据了解,肥城市着力打造“五埠古村”“吕仙石头村”等乡村旅游数字化示范村,通过开发全程数字化服务App,提升景区智能化水平,实现景点推介、网上预约、网红带货、网上下单、及时互动等“一机统揽”。
肥城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致力于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在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肥城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1.8亿元、增加值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6元,分别增长9.1%、7.6%、10.2%。今年上半年,肥城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6.5亿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62元,高于泰安平均523元。肥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数字乡村试点县、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做大做强高产粮、肥城桃、有机菜‘三大产业’,全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五级联动’的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基层管理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肥城市委书记张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