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秋玉 孙晓雯
从“送戏下乡”搭起流动大舞台,到各村文化广场比拼广场舞;从大手拉小手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到农家书屋掀起读书热潮;从“两馆”建成落地免费对外开放,到数字文化馆全面革新推广普及……近年来,岱岳区着力打造文化惠民新高地,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空前丰富,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生活的便捷和美好。
丰富形式
打造群众满意的文化品牌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大家晚上好!搭建亲子沟通平台,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乐趣,这里是亲子阅读活动现场……”岱岳区图书馆里,主持人用精彩的独白拉开了“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系列活动的序幕。
“我们以后会多带孩子参加类似的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活动现场,家长李胜男说。
“感谢岱岳区委、区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这些热爱舞蹈的人能展示风采……”舞蹈大赛粥店代表队队长宋岩说。
近年来,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目标,精准对接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依托“喜迎党的二十大”“冬春文化惠民季”“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采取区级示范、镇(街)带动、村居自办、志愿补充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激发了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生活氛围。
在区级层面上,该局扎实推进“一村一年两场戏”文化惠民演出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确保实现全区行政村(社区)100%覆盖;在持续开展好全区广场舞大赛、舞蹈大赛、庄户剧团展演、戏曲进校园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全民阅读形式,通过整合城市书房、图书馆、农家书屋等资源,每月组织一期亲子阅读活动,通过线上公开课、线下亲子共读等形式,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镇(街)层面上,该局在全面做好庄户剧团巡演的基础上,指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粥店街道深入开展读书阅读、太极拳展演、文艺汇演等活动,探索出基层文化活动的“粥店模式”;祝阳镇创新开展“百姓大舞台·祝阳好声音”活动,用一台“点歌机”让群众“唱”起来,真正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感提上来。
在村居层面上,该局要求有条件的村(社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采取自我组织、联结互动等方式自办活动,新春文艺汇演、农家书屋读书会、和美邻里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丰富全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夯实设施
建设便捷高效的文化阵地
琳琅满目的书籍,温馨的阅读环境,窗外葱茏的绿意……这座“藏”在大山里的书房名叫九女峰书房,刚一亮相便因环境优美和风景秀丽在市民的朋友圈里刷了屏,成为岱岳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这里藏书丰富、环境整洁,氛围特别好,孩子在这里学习效率很高。”市民石文晶说。
据岱岳区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施会刚介绍,为满足辖区内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馆内专门设置了“易点通”音视频文化资源库,包含了16大类、300多项文化内容,群众通过扫码就能实现文化艺术类内容的线上交流学习。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近年来,岱岳区委、区政府统筹打造全民文化共享空间,该区文化馆、图书馆及11个文化馆和图书馆分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城市书房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农家书屋藏书不断补充更新,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岱岳区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获评全国一级文化馆。
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托数字文化馆,策划推出了大汶河岱岳民间文学、“光影岱岳”、岱岳公益大课堂、线上书画展、“二十四节气”等特色栏目,受到广泛好评。此外,该局还与镇级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多方合作,积极探索“政府+社区+市场”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开拓性地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乡书房。去年至今,岱岳区城市书房新增9处,其中,九女峰书房获评全省最美书房。岱岳区委、区政府今年列支90多万元,继续补充更新农家书屋藏书,并以“齐鲁农家沁书香”为主题,全面推动“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搭建平台
壮大群众参与的文化队伍
近年来,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基层城乡全覆盖”的方式,为全区文艺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岱岳区文化馆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整合海量文化资源,开设个性化、精准化的线上辅导培训栏目,实施文艺素养和文化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岱岳区文化馆利用暑期开设成人绘画班和少儿口才班。绘画班教师李丽通过“课上赏析、课间探讨、课下练习”的方式,增强了学员的着色感和想象力,让学员度过了一个充满色彩的暑假;口才班教师潘园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个人舞台风格入手,利用寓言故事、诗歌、绕口令等内容,鼓励孩子积极上台表达自我,全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艺术素养。
为推动广场舞高质量发展,山口镇、角峪镇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把广场舞培训送到了村民家门口。各村广场舞爱好者纷纷表示,如今,农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粥店街道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文艺人才6人,加强村级文艺队伍培训,先后成立了7个艺术团体、35支文艺宣传队、1个广场舞协会、1个太极拳协会、1个舞蹈艺术协会、1个书画协会、12支民间故事队,文化带头人和文化骨干发展到640人,文化队伍发展到2500余人。每到傍晚,各村的文体广场上都聚集着大量唱歌、跳舞的群众,他们用嘹亮的歌声和欢快的舞姿展现了健康文明新风尚。天天有健身、月月有活动、常年不断线的岱岳文体活动格局已形成。
凝聚共识
为文化生活注入社会力量
“看演出抽奖品!”“送给你一把小扇子,希望你继续关注、参与并支持咱们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天平街道岩庄社区广场上人潮涌动,由绿地集团赞助的“文化五进社区”文艺演出正在精彩上演,现场气氛热烈。
“泰山八友”书画志愿者常年活跃在乡村、社区,每年义务为全区父老乡亲送出书画作品近6000幅,特别是春节前夕,他们会准时下基层,为父老乡亲书写春联。
一份小礼品、一把爱心扇、一幅饱含祝福的书画作品……今年以来,为提高文化活动的知晓率,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岱岳区文化和旅游局广泛发动志愿者、民间组织、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渐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群众自我展示”的良性互动。
多元宣传
助力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岱岳区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今年岱岳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这是送戏下乡演出开始前的一段广播。
今年以来,岱岳区镇村各级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公共云平台、《泰安日报》等媒体和平台,及时向群众展示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活动成效;围绕岱岳区文化惠民各项工作制作宣传短视频,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短视频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利用村委大喇叭在文化活动开始前发布预告,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