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靶向发力 真抓实干 确保国务院和省督查激励事项实现“零突破”
努力推动教育走在前、加快教育现代化奋力开创泰安教育现代化新局面
公 告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 规模为30549亿美元
“一线学习”碰撞“一线问效” 擦出项目提速火花
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
为泰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8日,全市202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召开,公布了泰安市第九届教育人才递进培养工程人选名单,公布了“泰安最美教师”和泰安市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表彰了为泰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必将激励全市各级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教书育人,推动新时代泰安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指出,要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是对广大人民教师的激励鼓舞,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突破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才是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力量,教育是推动泰安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向前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泰安人民的幸福和希望。全市各级学校、教育工作者唯有以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围绕泰安发展大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德为先”育人理念和用人标准,深化校城融合,切实推动教育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突破发展,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行动上。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优质均衡共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要弘扬新风正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知识转化,塑造有用之才。学以致用、教以成才,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突破发展,要重视知识的转化,彻底摒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观,注重培养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实用之才,注重校城融合、校企融合、校地互促,推动教育围绕泰安的重大战略、重点工作和核心产业改革创新,在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进程中突破发展。要真正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实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生产力。要加强泰山文化教育传承发展,加大校地、校企联合共建产业园区、新型研发机构、试验示范基地等产业创新载体的力度,为地方文化传承事业和企业技术研发提供支撑。要不断深化校城融合,积极畅通人才培养渠道,高效推进合作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真正实现校城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真正让高校人才对地方发展的推动力显现实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推动校城融合、校企融合、校地互促,以教育的大发展带动人才涌现、科创升级、产业延伸、工业转型,以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新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