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锚定工业强市目标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保障赛事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市领导实地调研 泰山药谷科技产业园项目
我市启动2022年 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泰安市2021年度市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发布
我市出台开发区发展 “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出台开发区发展 “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

 

本报9月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丙寅)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加快推进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全面提升我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发区开展“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找准路径、强化措施,打一场开发区发展攻坚战。8月19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中共泰安市委办公室、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总体要求、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

总体要求部分明确了开发区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一个跨越、两个提升、三个突破、四个倍增”的发展目标。

《行动方案》主要从8个方面制定了攻坚措施。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全市开发区发展布局,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业精准布局、区域协同发展;坚持项目园区化、园区专业化发展方向,鼓励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二是聚焦新型工业。聚力在开发区发展新型工业,紧紧围绕“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链(集群)。三是培育首位产业。每个开发区主攻1个首位产业,发展2—3个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产业上下游策划招引项目,做大做优做强全产业链条,打造地标性产业链(集群)。四是构筑科创高地。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规模实力强、产业引领性强的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支持园区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五是发挥金融助力作用。加快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助推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大力引进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发挥基金产业培育、产业导入、产业升级作用,助力开发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速产业壮大和园区企业创新发展。六是打造开放平台。规划建设专业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引进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七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八是改革要素保障。坚持“有解思维”,实行公开化、制度化、透明化的要素保障机制,持续深化开发区“放管服”改革,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组织保障部分主要包括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督导考核评价3个方面的内容。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实行开发区发展包保责任制,由一名市委常委联系一个开发区,各县(市、区)要履行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鼓励县(市、区)将国有平台公司下沉到开发区,与开发区平台公司融合发展。在督导考核评价方面,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的开发区,对主要负责人予以奖励激励,优先提拔重用,对年度考核达不到最低进位目标的开发区给予“黄牌”警告,公开约谈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连续两年达不到最低目标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予以调整。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