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刘传录)随着小区入住率的提高和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粥店街道辖区内进出小区的电动车越来越多,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充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村(社区)积极行动化解难题,规范电动车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增设扩建,化解乱停乱放。大辛庄、小辛庄村居民反映小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较为集中,村“两委”进行针对性调研走访,归纳总结出3个问题根源:小区内无电动车专用车棚、停车棚位置偏远停车不便、停车棚内地方狭小停车拥挤。村“两委”经协商会议研究确定意见,为大辛庄村增加车棚17个、总面积800平方米;对小辛庄村迎宾社区车棚进行再次选址,每栋楼增建1个新的集中充电车棚,每个车棚预计容纳约20辆电动车。
疏堵结合,化解进楼入户。泮河社区存在电动车进电梯和飞线充电等行为,为社区用电及消防安全埋下隐患。社区“两委”经实地走访,发现原因主要有两条:车棚设计不合理,充电不便;车棚遮雨棚盖破损,无法满足居民在雨雪、暴晒等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停车需求。经社区“两委”、居民委员会和社区物业充分协商后,决定在原有车棚的基础上安装充电桩并修复破损棚盖。与此同时,安装电梯梯控,对电动车进电梯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着眼细节,确保安全便捷。泮河社区岳玺台小区为充分满足社区安全和居民便捷双项要求,村(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三方对现场开展多次考察,制定出台车棚增设方案。小辛庄村特意制作充电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提示牌,在车棚内安装悬挂式干粉灭火器、插头保护、声控照明灯等防护设施;在车棚外规划禁停区域,确保三轮、四轮等较大车型的电动车能顺利通行。小官庄村建成电动车充电车棚后,安装电梯梯控,并为村民们发放100元电动车充电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