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很多家长感叹这一时期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暴躁易怒,开始觉得父母很烦,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学会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尊重孩子。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给孩子自主权,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当孩子觉得你是真诚地和他交流、探讨问题,而不是教育或者把意见灌输给他们时,他们会觉得很高兴,也愿意放下防备心理,和你真诚地交谈,甚至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原因,找出解决措施。
真诚耐心倾听。人之所以不能沟通,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倾听。在亲子沟通中,家长更应该学会倾听,耐心真诚地倾听,不评价、不评判,鼓励孩子多说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要稳定情绪,保持冷静,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想表达的东西上。不要轻易打断他们,也不要轻易给出对与错的判断,更不要急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应,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说话。倾诉是孩子情绪宣泄的出口,给他们机会说出心中的郁闷和困惑,他们也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认为的一点“小事”往往是青春期孩子不能释怀的“大事”,特别是老师对他的评价,同学之间的看法等等,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心里特别在乎的。当他们在学校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些“大事”,想办法让他们走出来。家长要懂得换位思考,努力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孩子的情绪,和他们一起分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找到沟通的语言。家长也要多注重言传身教,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注重与孩子共情。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中,家长要做到共情,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教育效果。比如,孩子和你说:“这道题目好难啊,我怎么做也做不出来。”这时候,假如你说肯定是你没动脑筋;或者肯定是你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做不出来;又或是你怎么这么笨,无疑加重了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干脆放弃不做。而换一种回答:这题目的确有点难,但是你可以再试试其他方法;这题确实很难,你如果自己想不出来解法,可以明天去学校请教一下老师,可能孩子更愿意去开动脑筋自己思考。与孩子共情,充满同理心的回答,更容易打破与孩子的隔阂,有利于深度交流和沟通。
总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要多关注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接纳他们的所谓叛逆行为,认可他们的情绪体验,信任他们的能力。当孩子有问题来找你时,不是代替他解决,而是教会他、协助他去分析、解决问题,用这些真诚的方式与青春期的孩子达到有效的沟通。
□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