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快推动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我市组织司法鉴定 行业常态化专项整治
密切家校联系 凝聚教育合力
真抓实干促振兴 砥砺奋进开新局
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
市大数据中心强化数智赋能 开启数字化改革新引擎
着力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仲裁委员会岱岳区分会
加快推动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泰安仲裁委员会岱岳区分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和谐、品质、快捷”的精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对仲裁的新需求,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基层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便民利企

经济纠纷“就近就地”化解

“被聘为钢材大市场仲裁联络处的联络员,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及时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把仲裁的优势宣传到钢材大市场每个企业,全力服务我市钢材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岱岳区分会钢材大市场联络处的联络员李茂成对记者说道。

据悉,为进一步提供便民利企的仲裁法律服务,推动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我市工业化强市战略,岱岳区分会在泰安满庄钢材市场设立了仲裁联络处,为企业在法律咨询、合同签约、生产经营、纠纷化解等过程中提供“全链条”仲裁法律服务,实现了经济纠纷“就近就地”化解,突破了仲裁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设立钢材大市场仲裁联络处,是岱岳区分会运用仲裁方式化解企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仲裁为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岱岳区仲裁分会在各村居、社区、企业等多处设立仲裁联络处,广泛选聘仲裁联络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仲裁法律服务,切实提高了群众的仲裁获得感。

协同共建共治

深度参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近年来,岱岳区分会积极发挥仲裁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加强仲裁与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管理服务部门的一体联动,实现了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源头化解。

走近岱岳区房地产(物业)领域纠纷诉调中心,记者看到,仲裁窗口的工作人员正热情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问题。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机衔接、协调联动,今年,岱岳区分会在岱岳区房地产(物业)领域纠纷诉调中心设立了仲裁服务窗口,选聘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仲裁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仲裁法律咨询,现场调解,现场开庭,实现了咨询、立案、调解、审理等环节“一站式”办理。通过加强一体联动,形成了矛盾纠纷非诉化解合力,共同打造专业高效、有机衔接、便捷利民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加强仲裁普法

持续扩大仲裁社会影响力

岱岳区分会坚持以宣传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仲裁普法的广度与深度,着力提升仲裁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在岱岳区分会每周举办的“仲裁开放日”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群众前来咨询遇到的法律问题,仲裁工作人员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并发放《仲裁指南》《“一次办好”仲裁服务事项清单》等宣传手册。据了解,“仲裁开放日”活动自开展以来,每月接待咨询百余人次,深受群众欢迎,仲裁普法和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岱岳区分会积极主动深入各行业、社会团体、协会、商会宣传走访,积极当好仲裁普法宣传员、仲裁政策宣讲员、纠纷化解调解员、企业诉求联络员,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选择仲裁方式化解争议纠纷,逐步树立起“有纠纷,找仲裁”的法治理念,厚植了仲裁事业发展基础。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池彦明 通讯员 曹文馨

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仲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把仲裁服务延伸到基层,积极参与乡村、街道、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为满足新时代群众对仲裁法律服务的期待,促进仲裁法律服务普惠化、均等化,泰安仲裁委率先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仲裁法律服务体系,把高效便捷的仲裁制度植入县(市、区),送到群众家门口,走出一条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仲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打造了“枫桥式仲裁”的泰安样本。本报将持续推出“泰安仲裁委分会建设工作巡展”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各仲裁分会风采。

编 者 按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