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大校车配备投入 严查非法营运
市领导督导市场及周边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继续发布
强一流作风 创一流业绩 树一流形象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住建担当
上半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
加强数字建设 持续改革创新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数字建设 持续改革创新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交易环境
 

近日,记者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见证室看到,山东利和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马步川与招标人监督代表正坐在电子显示屏前,共同见证专家评审省庄镇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在这里,屏幕中的专家通过变声电话与我们沟通交易中的问题,更有利于专家独立、专心评审,缩短了评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谈起这种新型评审见证模式,马步川赞不绝口。

这种见证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人工见证“一人一标”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电子见证’服务模式后,数据实时汇聚、全程监控、实时记录、过程留痕,扩大了评标现场的见证范围与视角,实现了‘一人’同时见证‘多个’项目,提高了见证效率,更大程度地保证了评标专家独立、客观评标,保障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平、公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科科长石锡铭向记者介绍。

“电子见证”服务模式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加强数字建设,持续改革创新的缩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优化营商交易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秉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阳光交易”服务品牌,全面实施优化营商交易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坚持数字赋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智慧交易平台新迭代,结合市民之家新场所的使用,全面升级交易平台,推进数据中心3.0版建设,实现了交易平台公共服务、电子交易、电子监管和云存储的智慧化。该中心完成省内多CA互认互通、“新点标证通”“专家云签”等系统建设,实现了“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全流程电子化和电子监管全面覆盖;交易平台与全国、省平台数据连接,实现了数据同步、信息共享。

坚持创新赋能,实现服务效能新突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省内首创“不见面错位评标”模式,保证评标专家独立、客观评审,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平、公正;省内首创“资信标同步推送公示”,有效保障了交易活动公开透明、有序竞争;全面推行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自动归集,一键归档,告别了纸质档案;开展“评定分离”项目试点,既压实招标人“负责制”主体责任,又解决了评标委员会“权大于责”问题,使交易过程更加规范透明;推进房建市政、水利、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及评标操作规范试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操作规范更加科学高效。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交易项目997个,交易金额331.742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2.5969亿元。

坚持政策赋能,“阳光交易”品牌得到新提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助力推动市级重点项目、“绿卡”制度3.0项目和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项目顺利实施,推出了《深化服务重点项目十项举措》;交易项目网上注册“即时办理”,推行延时、主动服务;坚持“惠企纾困、减负降本”,实现CA数字证书免费办理,工程投标保证金自动计息返还,推行保证保函参与交易活动,为投标企业释放资金2.56亿元;助力建设统一大市场,“网上商城”成交金额达7794.77万元。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抓好‘头号工程’,以埋头苦干的真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推进创新,强化协同,登高望远走在前,奋力争先开新局,为实现泰安高质量发展展现交易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树国说。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