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建)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市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暨救援站和消防力量建设现场会上获悉,到今年年底,全市至少建成100家高标准的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将有效解决基层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少、综合性功能差、救援能力弱等问题。
在人员配备上,整合基层现有应急、消防、警务、医务、民兵、网格员、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等人员,作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服务站专职、兼职人员,实现资源共享,一岗多能;在装备配备上,要有灭火、防汛、破拆、通信、防爆、救援、救生等基础装备器材,同时要针对本地灾害事故等特点,适当补充完善装备器材;在标识设置上,各救援站必须要有明确的“基层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的标识。
此外,到2025年,所有乡镇、街道要按标准完成乡镇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建设任务,所有行政村、社区要建成微型消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