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量
“坑塘”变“荷塘” 增添农村发展新活力
调解“五步”工作法 为民服务解民忧
肥城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样板区
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进乡村
肥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被评为2022 年度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建设如康家园 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反邪防诈促平安 用情温暖夕阳红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推动农机配套,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8万亩——
肥城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样板区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孙梦涵 肖明媛 李新凯

26日,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肥城市举办,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16个省份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负责人、农机推广站负责人,省内15个地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有关农机中心主任)参加培训学习。与会人员在实地参观现场后,对肥城“坚决扛牢责任,强化农机支撑,助力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样板区”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肥城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农业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近年来,肥城市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不断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数据显示,目前,肥城市现有复合播种机194台、植保机285台、收割机240台,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8万亩。

肥城市把机械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抓手,广泛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业作业效率。特别是围绕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同步配套推广农业机械,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纳入地方财政支持范围,充分调动用户购买和使用机具的积极性。今年肥城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重点用于购进复合种植播种机,引导群众转变种植观念和习惯,熟悉专用播种机械,认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形成快速转换、快速铺开的浓厚社会氛围。

复合种植是一种全新的耕作模式,需要跟上专用机械,提供专业服务,适应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快速推广专用机械,肥城市改造现有机械。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紧缺、不好用等卡脖子问题,针对3行玉米播种机保有量较大的实际,采取调整播种布局、缩小行株距、加大施肥量等方式,满足大豆玉米4:2种植要求。同时,改造原有高地隙植保机药箱、液泵和药液管路、隔离防护装置、喷头体及小麦收割机等机械,快速投入耕作使用。引进新型机械,肥城市参照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根据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以农户用机需求为切入口,优先推荐纳入补贴产品目录的机具。研制适用机械,充分发挥良好的农机基础优势,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配套,加强高校院所和农机企业之间的合作,设立试验场地,大力开展研发攻关,加大专用机械的研发力度,推动机具试制试验、改进熟化,切实做到“有机可用、高效适用”。目前,肥城市已与农哈哈、智物缘机器人、巨明机械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

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肥城市以数字赋能提升农业水平,将复合种植与数字农业相结合,从种植、管理到收割各个环节,促进农机与农艺参数匹配融合,确保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精准度、高质量,实现了种植检测数字化。农机作业数字化,充分运用农耕田智慧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机深松作业的实时监测,实行可视化精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农机管理数字化,规划建设农机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优化全市农机装备结构,实现农户和农机手线上联系,线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及农机租赁维修、农产品加工、农资供应等综合农事服务,打造现代农业智慧化综合平台;推广使用手机App小程序,网上申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

落实一体化,扩大复合种植。在推行社会化服务上,肥城市培育壮大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统筹全市农机装备资源,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让无意愿购买农机的农户能够用上先进、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推行技能培训,出台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配套机具应用指引,通过课堂教学、地头实践,对农业主体、农机手开展系统性培训,培养更多的“土专家”;推行减垄增地,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减垄增地”种植模式,整合“小地块”为“大地块”,去垄后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0%左右,既有效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又适合机械开展大面积作业,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