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留住“乡土”添实业 不让“肥水”空流失
8月起环山路老君堂路路口 由西向北禁止左转
2022年全市残疾人 中式面点培训班成功举办
我市推进市场及周边 专项整治工作
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阳光人生
设置法治工作室 为群众纾难解困
生态好,候鸟变“留鸟”
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助力工业经济增长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营造和谐优美环境。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助力乡村新发展
留住“乡土”添实业 不让“肥水”空流失

■从山顶俯瞰安家庄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

站在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的山顶向下望,山坳两侧的层层梯田线条蜿蜒、错落有致,生态采摘园成方连片,远处的楼房鳞次栉比。银色的堤坝,碧绿的池水,共同交织成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生态画卷。几十年前,安家庄村还是“吃水靠人挑上山”的山沟沟,而如今早已改头换面,变成了村集体年收入实现300余万元的省级景区化村庄。“家乡的变化离不开安家庄村人的奋斗,但如果没有保护好这片水土资源,一切都是空谈。”安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曰胜说。

据了解,安家庄村地处山坳处,地面起伏落差大,土壤层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但近十几年来,在泰山区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的协作指导下,安家庄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强调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齐头进,开梯田、修沟渠,写好水土保持大文章,成功创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科技示范园助推乡村旧貌换新颜

安家庄村地处山区,山坡陡、耕地少,曾经村民环保意识差,乱砍伐、乱开垦,“天上下大雨、地上流泥水”的景象十分普遍。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村民新一轮开荒辟地使生态陷入恶性循环。“后来,村民观念发生变化,慢慢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安家庄村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利用近几年时间打造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吴曰胜说。

据了解,安家庄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占地约1.5平方公里,是以“科技示范、生态产业、科普宣传、娱乐休闲”为主题,集技术推广、科普宣传、理念引领、典型示范、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该示范园为技术推广型科技园,分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区、生态产业示范区、生态自然修复示范区、宣传科普区4个功能区。“自2020年以来,泰山区水利局先后投入600多万元,积极帮助安家庄村建设示范区。”泰山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局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指导村里采取生态修复、坡面水系调控、沟道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和美化人居环境等措施,因地制宜进行了分类整治。

盛夏烈日下的初心湖碧波微漾,远处山上的梯田错落有致。泰山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修复是对园区内荒草地、稀疏林地等采取封育管护措施,加快林草植被自然恢复,防治水土流失;坡面水系调控措施主要包括拦、截、引、蓄、排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建设梯田、引排水沟渠、蓄水池等科学调控坡面水系;沟道综合治理则包括拦水堰坝、谷坊、护岸工程和水塘等水土保持措施等。“这儿原来只是一片水塘,周边都是沙土斜坡,蓄水能力不强,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该负责人指着初心湖说,如今这里已修起了堤坝、栈桥,蓄水能力提升了,既安全又美观,也成了村里果树浇灌的重要水源处。

据了解,截至目前,示范园区共保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5公顷,其中石坎梯田(经果林)16.6公顷、水土保持林118.4公顷,修建堰坝15座、蓄水池3座、水塘2座、截水沟220米、生态浆砌沟道护坡2.5公里、环山道路4.6公里。

■以水土保持搭起乡村振兴“大舞台”

“你看,这株灵芝可以摘了,一株就能卖50多元。”在安家庄村泰山赤灵芝大棚里,吴曰胜向记者介绍已经养殖成熟的泰山赤灵芝。品相饱满的泰山赤灵芝宛如一朵朵褐金色的小伞,为安家庄村撑起了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据了解,安家庄村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对园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培育茶、杏、石榴、大樱桃、苹果、灵芝、苗木、花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安家庄村投资40余万元建成6座泰山赤灵芝大棚,由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与山东芝人堂药业公司签订回购协议进行深加工,带动高效农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

走出泰山赤灵芝大棚,远处几间造型别致的庭院建筑在青山绿树间分外显眼——那是村里打造的特色民宿。吴曰胜说,水土保持好了,环境自然更美了,安家庄村的“致富经”也就更好念了。安家庄村充分利用养护好的绿水青山资源,聘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了200亩杏林、50亩樱桃采摘园和100亩苹果采摘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乡村旅游公司,建设高端民宿项目,每年举办观赏节、采摘节等活动,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一条龙服务,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和速度。

■将园区打造成水土保持“示范课堂”

六棱砖护坡、框格植草护坡……在初心湖畔的宣传科普区,这里分别展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几种护坡方式。据泰山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示范园在建设发展中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宜区域实际和发展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包括梯田高效开发模式(即高标准梯田+水肥一体化灌溉+水土保持高效经济林果开发+设施农业)、生态沟道系统治理模式、边坡生态防治模式、水美乡村模式等,发挥了很好的探索创新和引领示范作用。目前,科技示范园已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庄协同发展,为7000多名群众送去技术和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知识普及工作,全面展示‘安家庄经验’,将园区打造成水土保持的‘示范课堂’。”该负责人说,园区已在路边和人流密集区等重要位置布设了水土保持知识牌,建设了人工降雨水土流失演示系统,布设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各类植物科普牌,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和知识普及,并全年向中小学生和全社会免费开放。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