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玲玲)近日,第二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我市在研讨班上作重点发言。
研讨班以“充分发挥法治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为主题,围绕“依法决策”“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服务”“法治宣传”5个专题,就切实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入研讨,交流体会、分享经验、破解难题。泰安市作为山东省唯一重点发言单位,介绍了泰安市委政法委创新推行“五案”组合执法监督机制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泰安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注重加强司法执法监督,创新推行“五案”机制,推动“被动监督”“事后监督”转向“主动监督”“事中监督”。“听案”常态化,无形监督发挥显性作用,坚持全方位推进,实施无形中监督,注重浸润式学习,提高政法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水平。评案专业化,运用法律手段破解信访难题,坚持应评尽评,实施专业评查,注重案结事了,全方位、广角度、多环节评查,靶向施治,精准化解,促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息诉罢访。督案精准化,综合施策提高办案质效,坚持“三个”聚焦,紧盯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硬骨头”。坚持创新机制,台账管理、挂牌督办,严把时间点、紧绷进度弦。坚持合力攻坚,联动推进,大幅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备案规范化,实现“三个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出台备案《实施办法》,督促应报必报、应备必备。变“空泛”为“翔实”,建立“一案一表”工作体系,细化报告备案的范围内容。变“随意”为“规范”,明确工作流程,确保有序规范运行。不干预办案制度化,关口前移筑牢纪律防线,注重用活“三个规定”口袋书,筑牢思想防线,注重拧紧“安全阀”,组织签订《承诺书》,发出倡议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过问登记制度,做到“一案一记录”,以高质量监督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助推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