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标杆示范项目 激发“雁群活力”
2022年度全市律师行业 优秀青年人才培训班开班
了解企业诉求 促进融合发展
守住养老钱 幸福享晚年
抵制高价彩礼 倡树文明新风
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为土壤“把脉” 助农民增收
让祖国花朵向阳绽放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营造和谐优美环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农科院专家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
为土壤“把脉” 助农民增收

 

本报7月2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高杨)为充分发挥市农科院服务三农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近日,市农科院党组科研三支部部分党员与资环所、科研管理科等科研人员赴东平县开展科技服务。

“耿山口村正在筹建45个大棚,但他们的土地构成比较复杂,地力情况不一,不利于下一步科学施肥,因此向我们求助。”市农科院资环所所长朱国梁说,“经过前期对接,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了取土调查和科技服务。”

朱国梁向耿山口村相关负责人了解了现场情况,得知大棚所在地是由多块田地整合而来,之前农户各自种植作物,施肥品类、数量不统一。朱国梁带领团队成员根据地况分了多个区域,并分别取了代表性土样,供带回分析化验,以便充分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为以后的科学施肥奠定基础。

“待化验分析结果出来后,我们会根据相关结果,针对不同作物给出合理的施肥建议,”朱国梁说,“这样方便种植户做到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效、提高作物肥料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利用专业知识为土壤‘把脉’,让种植户充分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从而使今后的施肥更有针对性,做到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资环所副所长董浩说。

针对将来种植蔬菜的问题,市农科院蔬菜学博士焦娟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指导意见。她表示,有些蔬菜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大棚建好后要根据其保温性能选择种植的蔬菜种类;蔬菜种植要做好规划,最好是统一管理,形成一定规模,要保证销路畅通,确保蔬菜不但要种出来,还要卖出去。

“我们会持续关注银山镇农业园区的建设进展,对于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市农科院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焦娟说,院内多学科专家将共同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做到精确定位、精准施策,为园区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非常感谢市农科院举办的这次‘农科先锋’行动,希望以此为契机,我们能与市农科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东平县银山镇党委书记李杰说,“希望市农科院专业技术人员今后继续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入园区,我们将借助市农科院的专业优势,实现银山镇新建农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