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实习生 屈越
7月18日上午9时,在距离肥城市边院镇驻地向东8公里的东向南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士凯正在村委办公室里与几名老党员交流着前几天外出学习的心得。办公室东面的墙上摆放着的30多项荣誉证书和牌匾,是自李士凯当选村支书以后村里发展一路向好的见证。“俺们这个‘小李书记’就是村里的宝贝。”老党员们满意地说。
当2014年李士凯放弃外面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当“村官”时,村民们并没有想到,同样还是那片土地,同样还是那群乡亲,理念一变,年轻的“小李书记”就让村子出现了大不一样的变化。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脑袋活了,村子也从之前的薄弱村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乡村。在乡亲们的心里,这都少不了“小李书记”的功劳。
成长
从项目经理到“小李书记”
1986年出生的李士凯并没有想到,自己在28岁时能够成为家乡的“村官”。
李士凯是土生土长的东向南庄村人。2007年,李士凯从山东建筑大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建筑安装行业,并在兴润建设集团从工程预算员一路做到了项目经理,在济南、青岛、烟台、北京等省内外多地承包工程,年产值超过了1500万元,分到他手里的薪资很可观。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的李士凯在村里小有名气。
2012年春节期间,李士凯回东向南庄村过年,没想到村里的老书记这个时候找上门来。原来,当时村“两委”的主职干部都已年过五旬,虽说平时还能胜任调解邻里矛盾的工作,但在带领村民致富这件事情上已是力不从心。老书记看中了李士凯脑子活、对家乡有感情、见多识广,便主动上门做工作,邀请李士凯回村领头,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当时老书记说得很恳切,但我内心特别纠结。一是因为我在集团的发展还处在上升期,二是因为我在管村治村方面没有经验,乡亲们会不会信任我、支持我还是个问题。”李士凯说,不仅自己打退堂鼓,家里人也担心他干不好,耽误村里的发展。就这样,李士凯委婉拒绝了老书记的请求。后来,老书记带着村“两委”成员多次上门,让他打消顾虑,并告诉他“村‘两委’和老党员都是他的后盾”。
看着在村里干了20多年、一心为了村民未来的老书记期待的眼神,李士凯思量再三,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回村,带着乡亲们走上幸福路!2014年,他放弃了项目经理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参加换届选举并成功当选,成为村民们口中的“小李书记”。当时的他不仅是东向南庄村第一位有着大学学历的村书记,也是全肥城市最年轻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