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陈晓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地”出让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转变工业用地准入模式、供地模式、监管模式,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工作部署要求,近日,岱岳区政府召开全区“标准地”建设贯彻落实情况工作会议。
“标准地”出让是指对拟出让的工业项目国有建设用地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明确一系列控制性指标,按照标准进行出让,岱岳区2021年6月份制定了《泰安市岱岳区“标准地”出让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岱岳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实施“标准地”供地改革。经过与开发区多次沟通协调,现已完成节能、环境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4项区域性评估。控制性指标也严格按照《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逐一落实。
岱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就“标准地”出让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向区里作了汇报。岱岳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标准地”出让改革的实施、区域评估的落实可大大缩短项目落地的时间,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岱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提高土地市场化运作水平、量身打造工业用地出让标准,为政府创造了更大的土地收益。近期,按照要求高标准出让国有工业用地5宗,面积为349.51985亩,出让金为8590万元,政府收益约1600万元,真正实现了“工业‘标准地’”全区域覆盖化出让。“标准地”出让模式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动态化管理提供了全新思路,在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土地使用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