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咬定青山不放松 森林守护写春秋
以赛促练提技能展新貌
汛期安全常识及防护措施
案件受理持续增长 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调味品生产行业许可工作指南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咬定青山不放松 森林守护写春秋
——记泰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高锋
■高锋(左一)进行松材线虫病野外调查研究。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焦圣涛

高锋,男,1979年4月出生,汉族,泰安岱岳区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9年12月在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参加工作,现任泰安市徂徕山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副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高锋坚持在林场一线工作,认真践行将科研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立足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课题,针对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难题,迎难而上、刻苦攻关,解决了林业生产中许多急难险重的重大课题。

聚焦主责主业

服务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自1999年于山东省林业学校森林保护专业毕业后,高锋便进入徂徕山林场工作。为更好地提高林场科技工作水平,他坚持在学业上继续深造,经过艰苦学习,他先后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取得了山东农业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2008年又顺利考取了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于2011年7月顺利毕业,成为徂徕山林场历史上第一位取得研究生学历的在职职工。

从事工作20余年来,高锋一直奋战在森林保护工作第一线,面对赤松毛虫、板栗红蜘蛛、松阿扁叶蜂、板栗落叶病、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暴发成灾的考验,他都能从容不迫地迎接挑战,顺利解决了这些“卡脖子”难题。

为做好赤松毛虫工程治理工作,高锋被派驻到太平顶景区,以马场为中心,调度、检查、督促该场的防治工作,1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了徂徕山全部的松林,现场核查虫口密度,发放防治药剂、指导防治施工、检查防治效果。为保障施工,他还主动承担起每天的打孔机维修任务,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通过技术攻关,确定了赤松毛虫治理方案,综合采用毒绳围环、人工捉茧、灭幼脲喷雾、打孔注药等措施,顺利解决赤松毛虫防控难题。最初该场虫情全面暴发成灾,仅40头/株以上发生面积就超过3万余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徂徕山林场经过2—3年的科学防控便全面实现了有虫不成灾,至今已经过20年,赤松毛虫虫情未再发生大面积反弹。

2020年9月,面对松材线虫病入侵危害,高锋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抓住疫木除治这个防控关键环节,建立起一套包括“疫木标记定位+疫木现场拍照存档+伐桩处理+疫木粉碎焚烧”的松材线虫病无害化综合除治管理系统,为松材线虫病除治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技术规程,经过2年多防治,初步实现了松材线虫病监测无疫情,为实现国家“十四五”期间“环泰山”区域拔除疫点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林业技术特长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2010年,作为主要技术骨干,高锋参与了泰安市天敌繁育中心的筹建和生产工作,主要繁育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当时,高锋不等不靠、克服重重困难,同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利用1年时间从引进仪器设备、完善办公设施,到小规模试繁育,大规模繁育第一代、第二代小蜂,在扩繁技术、蜂种复壮、种蜂保存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工艺流程,实现了当年试产、当年投产、当年成规模,当年繁育10亿头周氏啮小蜂,有效支持了我市美国白蛾生物防治工作。

2011年—2012年度,受市林业局委派,高锋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强村固基包村工作。在东平县银山镇山赵村包村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林业技术优势,为村民送科技下乡,帮助村民考察、引进林木良种和特种种植养殖项目,有效增强了村集体党支部凝聚力,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为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建设,2018年—2019年间,高锋充分发挥“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用1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国家绿盾行动和国家环保督查中发现的503个问题点位的整改工作,并完成了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和三区勘界定标工作,促进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保证了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泰山板栗是泰安地区的名牌产品,有段时间,泰山板栗生产受到板栗红蜘蛛的严重危害,每年要防治3遍以上,林农收入还要减少一半。为解决这一难题,高锋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通过设置大面积标准地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药剂实验,特别是抓好板栗红蜘蛛越冬卵孵化的测报和应用专用杀螨剂2项关键措施,利用2年时间便有效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技术攻关后,原来1年防治3到4次的林片现在全年1遍防治即可控制全年危害,减少了75%的用药,增加30%以上产量,每亩增收300元以上,并在周边地市推广应用20余万亩,为林农增收几千万元。

推广应用林业新技术、新方法

更好地为林业生产服务

为更好地推进徂徕山林场科技进步,认真进行无公害防治和现代林业科技新技术、新方法、新农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高锋先后考察、推广引进了松材线虫病分子检测仪、树干打孔注射保护剂防治法、周氏啮小蜂、黑广肩步甲、花绒寄甲等生物防治法、无人机监测与防治在林业中的应用、手持终端电子实时地图、GIS操作系统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等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林场林业科学技术进入分子时代和信息时代。

作为泰安市的森林植物检疫员,高锋认真做好以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为主的检疫工作。在林场设置10处检疫检查站,任职以来,共计检疫苗木36万余株,种子2万余公斤,木材1万余立方米,花卉1万余株,有效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

徂徕山的万顷林海为高锋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立足于林业生态建设这一宏伟蓝图,他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高锋主持参与市级以上课题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1位),地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中国植保导刊》《中国森林病虫》等省级以上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3部。

高锋先后获得2005年山东省测报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全国优秀森防员、2013年泰安市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2013年第八届山东省优秀乡镇林业技术员、2020年泰安市高层次人才、2022年泰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未来,高锋将在林业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发挥传帮带作用与集体攻关优势,传承徂徕山艰苦奋斗、刻苦攻关的优良作风,更好地解决好林业生产中的瓶颈难题,为我市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