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魏巍 通讯员 姚尧 殷悦
作为泰城东部新区第一个完成整体易地搬迁的农村社区,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村一直积极打开城乡融合发展的“窗口”。过去,一场寓意百年好合的婚礼,现在也有了“甜蜜的烦恼”。所谓娶妻必备的汽车、婚房、彩礼,新老居民之间的相互攀比,都让结婚成了部分家庭的沉重负担。
作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泰山区确定的婚俗改革试点之一,岔河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自治自管作用,以“点线面”工作法简化婚礼流程,倡导正确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大大提升、改善了社区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
创造吸引“点”
涌动爱心谱写公益底色
岔河村通过工作人员走访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举办简单时尚有内涵的婚礼,该村村委便通过提供优秀婚俗文化场地、突出私人订制、提升仪式感等措施吸引新人在村内举办婚礼。
“一堂一廊一广场”创造空间。岔河村利用已有的房屋、场地打造婚礼活动空间“一堂一廊一广场”,即结婚典礼礼堂、婚俗文化长廊、婚俗新风广场。结婚礼堂依托该村“幸福食堂”打造而成,舞台布置简洁大方,音响设备、餐厅厨房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120余人同时就餐。婚俗文化长廊突出婚俗文化展示与氛围营造,宣传岔河幸福婚礼“简约不简单、浪漫不浪费”的理念和细则标准。婚俗新风广场倡导“绿色、文明、公益”的新风尚,为集体婚礼、慈善婚礼创造了推进婚事新办的平台。
“两支队伍两个支持”创造惊喜。为把婚俗改革持续做好、做实,岔河村明确“两委”成员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团队为村民提供服务。婚礼司仪由村委党史宣讲员担任,秧歌队、锣鼓队、银龄祝福团队等志愿团队的加入,也让婚礼气氛热闹起来。泰山区民政局派专业工作人员现场颁证并担任证婚人,为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同时,该村制定鼓励政策,婚俗改革模范家庭可享受花样年华景区免门票、婚纱摄影、外出旅游、喜铺折扣优惠等。民政部门、市场主体“两个支持”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积极性。
“一张证书一张榜单”创造价值。结合村级公益事业,岔河村向新人发出倡议:省下来的费用可以投入疫情防控、扶弱济困、养老助残等公益活动中,让爱心捐赠成为新人开启未来生活最有意义的起点。倡议一经发出,咨询岔河村幸福婚礼的新人络绎不绝,该村村委列明了幸福婚礼爱心认领清单,将疫情防控物资、养老助残物品等项目列明,由新人认领捐献。该村还精心制作爱心证书颁发给新人,为事迹突出的新人累积信用积分,并推荐其参与岔河村“四德之星”光荣榜评选,作为其人生新阶段一次有意义的见证。
打造流程“线”
勾勒简约适度全新婚俗
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推动村规民约制定是岔河村婚俗改革的关键一环。岔河村有针对性地修订村规民约,喜事新办,明确“四个代替”,即“简约定亲代替高额彩礼、礼轻情重代替随礼攀比、电子礼炮代替鞭炮礼花、文明节俭代替豪车豪宴”。
“我的婚礼我做主”。新人婚礼前,岔河村红白理事会召开座谈会与事主交换意见,将村规民约清单化并详细告知,同时,新人可以提出要求,该村村委根据新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特征、成长故事、恋爱经历量身策划婚礼主题、形式、环节,用私人订制的主题婚礼实现“我的婚礼我做主”的美好愿望。
“你的婚礼我来办”。岔河村提倡婚宴只安排一次,不超过10桌,酒席控制在每桌400元以下。由新人准备肉、菜等基本材料,结婚礼堂提供场地、服务人员、锅碗瓢盆等基本厨具,每桌仅收取50元服务费,用于水电气和宴后餐具清洗工作。该标准是经过多方调研、讨论形成的,得到了婚礼新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另外,根据村规民约,岔河村提倡不收彩礼,迎亲车辆不超过6辆,亲友间往来礼金一般不超过100元。婚礼当天,统一安排村内锣鼓队、秧歌队营造喜庆氛围,不搞大操大办、不搞“婚闹”陋俗。该村还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慈善婚礼、家庭婚礼、旅行婚礼等,以简约适度的方式分享新婚喜悦。
扩大影响“面”
优秀婚俗文化点亮多彩人生
以幸福婚礼为起点,岔河村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榜样力量,建立奖励机制,为爱减负、为幸福加码,以爱之名、树文明新风。
典型带动。岔河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嫁娶事宜承诺书》,弘扬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新婚方式,在该村婚俗文化长廊和婚俗新风广场设置幸福家庭展示栏,张贴金婚、银婚模范夫妻家庭事迹和照片,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组织居民群众谈身边事、说身边人,开展“模范家庭”“好媳妇”等一系列评创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孝敬父母、夫妻相敬、婆媳相让、邻里和睦成为家庭风气的主流。
支持奖励。岔河村红白理事会红公事主管经过与新人的商谈,确定为在该村新时代结婚礼堂办喜事的新人提前奖励3000元,司仪、迎亲腰鼓队不收费。同时,组织高寿老人组成银龄祝福团队,身着喜庆唐装前来送祝福。另外,该村在这些老人中挑选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老夫妻为新人送上戒指,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将幸福婚礼与孝、贤文化充分结合,让“陪你一起变老”成为最美的爱情誓言。
幸福加码。岔河村结婚礼堂除了办婚礼外,新生儿满月酒、老人过寿、孩子升学宴等各家各户重要的家庭聚餐都设置在这里,不爱奢华、爱亲情交流;不讲攀比、比家孝和睦,不搞迷信、搞村风村貌建设。岔河村村民的文明意识在平淡的日子里、俭朴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