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张慧敏)近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来袭,防汛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党工委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担负起守卫群众安全的责任使命,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筑起一道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防护墙”。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防汛“红色护盾”。徐家楼街道党工委召开街道防汛工作部署会,调整该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分工,明确相关行业分工领导为行业直接责任人、各村(社区)和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压实到位、发挥作用。确保防汛所需的土工布、土工膜、编织袋、麻绳储备充足,应急分队救援所需救生衣、雨衣、铁锹、手电等装备提前到位,所有防汛器材集中存放、专人管理、专车调度。建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街道各部门、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应急指挥体系,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工作人员值班、应急分队巡查排查制度,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全面走访排查,织密防汛“红色网格”。徐家楼街道依托网格化工作管理模式,紧紧围绕“一个网格就是一个临时防汛党支部”的工作方针,各网格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对网格内危旧房屋、低洼路面、半地下车棚等容易积水的重点部位领域进行巡查,建立台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坚持在雨前、雨中、雨后排查辖区楼院屋顶、地面排水井及道路积水点、雨污水口,确保及时掌握辖区内涝积水情况。通过严格压实各网格责任,确保防汛工作不漏一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力织密防汛救灾安全网。
配强人员队伍,凝聚“红色力量”。徐家楼街道切实发挥好“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用,通过建立村(社区)“两委”成员带队、党员模范带头、网格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模式,建强“组织网”。该街道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认真执行“街道包村(社区)、村(社区)包户”的要求,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及责任感、使命感,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度汛。在防汛筹备、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坚持“组织发动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将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组织动员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为做好当前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该街道成立2个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组织“两委”成员、党小组长、退伍军人、基干民兵等成立了熟识风险、装备先进、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防汛应急自救队伍和综合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为防汛救灾凝聚起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