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肥城市47.9万亩小麦全部收获完毕 夏种夏管工作有序进行
大棚西瓜喜丰收 种出振兴好前景
增强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意识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激活村级发展新动能
推动全民阅读走实走深
深耕党建领财政 四大工程赋新能
紧盯问题整改 严防事故发生
卫生从脚下起步,文明自你我做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财政局
深耕党建领财政 四大工程赋新能

 

□通讯员 赵倩 崔鹏飞

近年来,肥城市财政局以强化政治担当、发挥部门职能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落实“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要求,创新实施“四大工程”,推行“1+3+N”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融合中的认识难、实践难、激励难等问题,打好党建工作“组合拳”,实现机关党的建设全面提升。

实施“头雁工程”,高站位打造队伍矩阵。该局坚持“以政领财、财随政行”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政治统领和党建引领作用,保障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肥城市落地见效。突出一个核心,该局党组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持党建与业务“一盘棋”,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抓好三个关键,发挥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把牢工作方向、节奏和力度,集中打好三场攻坚战——大事要事打攻坚战、急事难事打歼灭战和薄弱环节打持久战;树牢多面旗帜,全体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用实际行动践行“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使命担当。

实施“强基工程”,高标准创建党建样板。该局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用体制机制固化下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石,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一项制度统领,该局着眼肥城市发展大局和财政整体工作,出台《肥城市财政局2022年党建统领财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办法(试行)》,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构建党建统领大格局;三项机制保障,创新实施组织生活常态制、党支部工作争星制、党员管理积分制“三项机制”,推动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多名专干推动,选派既熟悉党建工作又懂财政业务的机关骨干担任各党支部党建专干,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实施“素质工程”,高质量锤炼过硬筋骨。该局以党性教育“铸魂”,以精准培训“夯基”,提升服务发展硬本领。打造一个品牌,该局持续擦亮“精忠理财、普惠民生”党建服务品牌,发挥工、青、妇等组织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干,坚定为民初心、构建民生财政;搭建三个平台,针对党员教育内容零碎、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搭建财政大讲堂、财政青年说、我来讲党课“三大平台”,持续优化教育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推行“五学”机制,建立学政治理论、学法律法规、学省情市情、学专业技能、学综合知识“五学”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实施“活力工程”,高起点激发创先争优。该局坚持以人为本,建强动力阵地,提振“比学赶超”精气神,交出实干担当新答卷。锚定一个目标,谋事先谋人,该局认真分析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强化前瞻思维、提前研究谋划,启动财政人才队伍梯次培养计划;明确三步战略,利用2年时间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干部梯队,做到了拓空间干有所“盼”、重激励劳有所“得”、诚关爱难有所“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被充分激发;秉承四个坚持,该局党组书记创新提出“坚持以学立身、坚持以实创业、坚持以和共事、坚持以廉奉公”原则,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五争当”活动,在厚植文化底蕴中夯实服务发展的动力阵地。

在“四大工程”“1+3+N”工作机制的大力推动下,该局机关党建工作从“围绕式”“单一型”向“融合式”“引领型”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笃行实干、履职担当的先锋精神进一步焕发。

争当攻坚克难“急先锋”。该局紧盯财政工作难点、堵点,建立改革攻坚专班,把党小组建在专班上,把党员派到专班里,切实做到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反复冲击和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现实,该局坚持稳中求进、负重前行,建立党组班子成员联系包保镇(街)制度,指导镇(街)抓增收、促发展。今年1—4月份,肥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2亿元,其中镇(街、区)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9.63%、高于肥城市平均水平8.55个百分点,超序时进度9.48个百分点、高于肥城市平均水平6.11个百分点,为完成全年收入预算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争当服务发展“稳先锋”。该局以“青年文明号”为依托,以“开源节流促发展、干事创业争一流”为党建突破项目,结合“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激发财政党员干部先锋表率作用,为肥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该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5月份共办理留抵退税8.8亿元,小规模企业直接减免1.3亿元,“六税两费”减免3600万元,助企纾困、增强活力;组建建安、钢铁支柱产业工作专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和撬动作用,正向激励产业企业发展;将省高质量发展三批政策清单中146条财政相关政策和国务院发布稳经济的33项政策措施中24项财政相关政策,分别明确为“重点突破”“积极争取”“密切关注”三个类别,组建工作专班,有的放矢对上争取,前5个月共争取无偿资金17.6亿元、专项债券11.21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争当厚养民生“暖先锋”。该局创新提出财政党员干部“一线工作法”,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赶考”的清醒接受人民检验。1—5月份,肥城市民生支出已完成23亿元、占肥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其中疫情防控应急投入4.06亿元(含专项债券2.55亿元),强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面对企业、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局建立农担贷重点推进党小组,经多次走访调研,创新提出“保险+担保+银行”合作模式。1—5月份,肥城市新增农担贷担保643户、金额3.4亿元,累计担保3584户、金额17.3亿元,在保2034户、金额10亿元,担保户数及金额均居泰安市第1位,财政助农支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