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六大项目 实现抱团发展
全市2022年5G基站建设 工作推进会召开
“我与太阳肩并肩”
市出版印刷产业链商会(协会)揭牌仪式举行
深入企业一线 摸实情解实困
我市最美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开启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户外37.8℃,穿着“11层雨衣”空中作业保电
“我与太阳肩并肩”

■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通讯员供图
■工作人员回到地面时,衣服已被汗水浸透。通讯员供图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孙文志

近期,我市气温持续走高,气象部门也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在酷暑之中,有许多人尤其是户外作业人员坚守岗位,即便汗水打湿了衣衫,即便皮肤晒得黝黑,他们也细心检查每一寸电路、仔细清扫每一个路段、为顾客送达每一个包裹和每一份餐点。近日,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进行采访,记录夏日里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坚守”。

长袖工装外,还有密不透风的黄色绝缘披肩;手上由里到外戴着棉线、绝缘、羊皮3层手套;在37.8℃下的“桑拿天”里,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挤在不足3平方米的绝缘斗里,在高空进行不停电接火作业。当他们返回地面脱下“铠甲”后,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湿透。炎炎夏日,带电作业工作人员忙碌在户外一线,只为守护群众夏日的清凉。

温度:只是一个数字

6月20日10时30分左右,在岱岳区山口镇龙城佳园小区附近的胡同里,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工作人员即将为龙城佳园小区新增的630千伏安变压器进行带电接火送电。工作人员手中风量温度湿度测试仪清晰地显示着当前外界环境状态:空气湿度35%,风速1.5米/秒,气温37.8℃。这一组数据代表着什么呢?对于广大市民而言,这是“桑拿天”的直白体现,是扑面而来的酷暑气息。而对于带电作业中心人员来说,这组数据代表着当前环境满足带电作业工作要求。

烈日当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还未穿戴好装备,汗水就已经从额头、后背不断渗出。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带电作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电作业中心二班班长孙祚洋这样向记者描述着:“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甚至‘麻木’了。这种‘麻木’并不是指对待工作的态度,而是对这种高温天气已经产生了十足的‘免疫’,温度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就像工作人员使用的风量温度湿度测试仪显示的那样,屏幕中间大号的字体显示着湿度指数,温度显示在屏幕不起眼的一角。“只要人能受得了高温,那带电作业基本上就能进行。”孙祚洋介绍。

体感:如封闭在11层雨衣里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紧张忙碌中透露着几分气定神闲。“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望着眼前场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工作人员许可配合,记者体验了一下穿上绝缘套装是什么感觉。

“这件绝缘披肩是用环氧树脂材质制作,就像是一套连臂的胸甲,重量在1.5公斤左右,看上去很薄,但是剪开后足足有11层,穿上后带来的封闭感就像是穿着11层雨衣。”在工作人员赵传成的介绍下,记者穿上这件“大黄蜂”披肩,依次戴上棉线手套、绝缘手套、羊皮防刺穿手套。穿戴完毕,热气从体内升腾的感觉随之而来。

3层手套将记者手臂包裹得严严实实,体表温度尤其是两条手臂温度迅速升高。绝缘披肩带来的感受就像充电宝那般,身体的热量迅速汇聚于此,然后又将热能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绝缘套装带来的刺激愈发强烈。记者能明显感觉到汗液从后脖颈处不断涌出,五脏六腑也开始躁动。记者试图通过与陪同工作人员闲聊转移注意力,但额头、脖颈、手臂不断冒出的汗液预示着收效甚微。大概20分钟后,记者身体又传出了新的信号,感觉所有的热量在往双脚汇聚,双脚仿佛泡在热水中,头晕目眩,有轻微缺氧的感觉。

“现在反应特别强烈了吧?”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记者不禁感慨,站在地面都如此煎熬,在空中还要全神贯注的工作人员,此刻正经受着怎样的考验呢?记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作业:耐力与细致的双重考验

在接近7米的高空中,经过约35分钟的持续作业,接火送电工作顺利完成,带电作业车将绝缘斗中的工作人员柳然、于军送回地面。只见柳然快步走向自己的背包,一瓶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这么热的天,工作起来是种什么样的感觉?”面对记者的提问,柳然只是一句“已经习惯了”轻松带过。“我与太阳肩并肩,在高空中作业就是这种感觉。”赵传成在一旁补充到。柳然微微一笑,一颗豆大的汗珠顺着他安全帽下的系带落向地面,他快速脱下绝缘披肩,后背的衣服已被汗水完全浸透。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高温不仅考验工作人员的体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品质,从穿上装备被带电作业车送上空中的那一刻起,他们只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完成空中作业的每一项操作。“习惯”说起来轻巧,其中却蕴藏着常人难以体会的艰辛。经过现场试穿体验以及观摩作业后,记者渐渐懂了:厚实的3层手套并非与手掌完全贴合,空中谨小慎微的一步步操作不是易事。“高空作业不仅要求手部操作精确无误,对于身体动作的幅度要求也极高。如果大幅度抬手、伸手、扭动身躯等,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孙祚洋说。

在作业现场,记者注意到,老班长曹建国一直抬头紧盯着空中的作业人员,并时不时提高嗓门与绝缘斗内的人员进行沟通,“地面上的视角和绝缘斗内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能看到的绝缘斗上的人未必注意到。因为视觉上有偏差,所以要互相提醒。”曹建国补充说,“高温天气下,工作人员体力也是有限的,如需要长时间作业,我们会进行轮换调整。此外,我们还准备了补充盐分的饮料,帮助大家防暑降温。”

迎峰度夏是用电高峰期,随之而来的带电接火、消缺等任务是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不累是假的,下来后基本不想说话,不过我对这份工作感到自豪与光荣,我觉得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能为群众服务特别开心。”20日晚间,记者收到了柳然发来的信息,回想起上午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感觉空调中吹出的风更清爽了。

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致敬每一位逆行而上的“电力人”,城市因你而闪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