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泰安日报 4下一版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出版发行
杨洪涛带队参加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并开展系列投资合作洽谈活动
黄委领导来泰 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1至4月份我市规上新一代信息 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25.4亿元
给英雄画像 向英雄致敬
全市累计建成 5G基站超7000个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政”能量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制定到落地再到形成体系,我市普企惠民政策创新攻坚、融冰破题——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政”能量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婷

欲破坚冰,政策先行。政策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为工业经济发展破障开路、先行引导,意义重大。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政策先导”的重大作用,重视整体规划,细化政策指引、做实公共服务,出台一系列普企惠民政策,提供全能服务,强化政策保障,注入“政”能量,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保驾护航。

普企惠民 助企纾困

政策制定“掷地有声”

政策的落地离不开部门的努力,一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始终牢牢把握政策导向,针对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问诊把脉,开出政策“药方”,努力推动政策制定“掷地有声”,“回声”持久。

把“争”的理念,贯穿到推动政策落实全过程,超前对接研究、强化统筹协调、有效对下指导,做到落实政策“精准有效”。市发改委瞄准国家和省无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超前策划项目、精细化包装项目,今年以来争取国家和省无偿资金超过3亿元,争取268个专项债项目列入国家审核反馈清单,债券需求 642亿元,首批债券项目资金到位率100%;围绕推动信贷政策落实,通过“信用预警+信用修复”为企业增信,借助泰安“信易贷”平台强化银企沟通,1—4月份“信易贷”新增授信349笔、48.6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08%,授信规模居全省第3位。

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政策;住房公积金降比缓缴政策;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更大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等22个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泰安市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落实方案》,重点聚焦实体经济当前面临的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60条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发展加油助力,支持企业平稳发展。

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所思所想。为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市财政局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泰安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印发《泰安市“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补助管理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通过政银担三方联动,实现了政策“三省心、两简化”。

让企业“省心”,让银行“省心”。我市明确了“技改专项贷”政策支持项目标准,凡在泰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工业企业,依法办理核准备案等手续、符合“绿色门槛”要求的技改类工业项目、环保改造项目,皆可纳入市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同一项目可享受省市两级“技改专项贷”政策支持;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项目贷款进行贴息,按照同期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LPR)加点,最高不超过5.6%的利率贴息,贴息时间最长可达3年。

政策先行,齐头并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征程开启以来,我市印发《关于深入实施“绿卡”制度3.0助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实施意见》《泰安市水利局服务促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若干措施》……一项项新政策的出台,擂响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鼓,为政策落地落实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为我市工业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迅速行动 压实责任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了好政策,就要抓紧落实。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3家、瞪羚企业63家,但是A股上市公司仅有4家,

下转02版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