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
“有人带灭火器,有人打电话联系居民,有人准备破拆工具,15分钟就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回想起今年2月份社区里发生的一件救火抢险事件,泰山区岱庙街道东湖社区居民陈丽仍惊叹于社区的“神速”。
当日15时,正在巡逻的第三网格网格长张传莲发现东湖社区30号楼1单元负一层有浓烟,判断某户储藏室出现火灾险情。第一时间拨打电话通知社区,社区应急突击队迅速出动,一边准备灭火设备,一边联系该楼栋居民,征询是否同意破拆储藏室门锁寻找火源。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通力合作下,一场火灾在15分钟内被扼杀在“摇篮”里,有效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社区的这一快速反应得益于泰山区加强党建引领,探索实施韧性社区建设。5月16日,泰山区加强党建引领韧性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对党建引领韧性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强调,要加强社区组织韧性、制度韧性、文化韧性、保障韧性,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持久、更幸福的服务保障。
泰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盟说:“针对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社区治理诸多问题,我们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有效连接内外资源,确保社区在遇到有害影响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不断提升社区‘平战转换’能力,增强社区韧性,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密织红色网格
“组织韧性”让社区温暖更连贯
在东湖社区发放的第四网格关爱卡上,紧急联系人、网格长、网格员、社区、物业和卫生服务站的号码一应俱全,居民遇到家中难题都可以拨打电话求助。据了解,近年来东湖社区逐步探索出“一体四优双提升”的社区治理模式,吸纳物业人员任社区兼职网格员,通过人员融入、工作融合、阵地共建等形式,推动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确保社区所有工作和事务都在网格落实,物业所有服务都在网格开展。
据东湖社区党委书记张士斌介绍,目前社区共划分了6个网格,成立了6个网格党支部,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建立了由24人组成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同时划小治理单元,建立微网格,择优吸纳小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以及居民代表、退役军人等有热情、有意愿、有能力的居民担任楼长、单元长,建立了42个楼院党小组,每名楼长直接联系50户左右居民,全面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党组织架构。3月份,东湖社区为辖区328个党员户家庭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实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带动作用。
东湖社区在发挥红色网格作用的同时,还积极融合共建共治,由社区党委牵头,选拔社区退役军人、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志愿者等76人,组建了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突击队,32名退休党员自发组成了“红格子志愿服务队”,与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形成监督队伍,监督物业公司运营和网格员作用发挥,并及时反馈居民意见建议。
提供“订单式”定制服务
“制度韧性”确保居民有求必应
泰前街道向阳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与新建小区并存的社区,拥有驻地单位3个、居民小区22个、商圈1个、商户800余家。面临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弱、群众诉求多、遗留杂症多、居民居住层次多元化等诸多难题,向阳社区将辖区划分为新建、老旧、商贸、单位驻地4类服务区域,新建小区重服务、老旧区域重提升、商贸区域重规范、单位驻地重共建。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居民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定制服务”新模式,以精细服务推动精致发展,打造精品韧性社区。
“我们通过公共服务项目标准化、特色服务项目精细化、专业服务项目平台化和物业服务项目多样化等方式,‘四化联动’将定制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泰前街道向阳社区党委书记尹衍芝说,特别是在特色服务方面,社区积极发挥商圈驻地优势,连接外部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4大类10余项特色服务,实行居民订单、社区派单、居民评单的定制服务模式,开展康复保健、助餐送餐、技艺培训等特色服务。除此之外,社区还充分挖掘小区“贤达能人”,广泛凝聚服务力量,成立了“向阳360”党建服务联盟,共同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医疗服务等6大类30余项专业服务。据了解,今年以来,服务联盟共开展服务活动20余次,解决居民诉求100余条,服务上千人次。
“文化韧性”“保障韧性”凝聚合力
推动社区持续发展
一走进上高街道学苑社区,翠绿幽静的竹林便映入眼帘,埙篪广场、问泉亭、竹缘等别具一格的建筑景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了解,学苑社区自成立以来,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注重通过文化聚心、文化融合的方式,重点打造“家”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不断增强社区的韧劲。学苑社区党委书记孟庆征介绍说,学苑社区探索打造以“接近、拉近、亲近”为主要内容的“爱在邻里”服务品牌,在社区营造“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守望、互帮共助,邻望邻好、亲望亲好”的温馨氛围,借助文化的力量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家”的感觉。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