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新,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果树学系主任;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曽任肥城市科技副市长。培育优质多抗葡萄新种质4个,研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2套,节本增效30%以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9项,在《Horticulture Research》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项。曾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山东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翠萍,泰安市中心医院副主任技师、专业心理治疗师,咨询个案2万余人次,擅长对儿童青少年学习、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的辅导。她常年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举办公益讲座和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坚持走访农村贫困家庭,救助贫困学童,免费用动力催眠为医养中心的老年人调理身心。疫情期间加入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团队,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援助,同时开展线上心理减压课程,为隔离群众提供心理支持。近年来,经她帮助的孩子有200余人考上本科,50余人研究生毕业,5人博士毕业。
赵纯锋,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标工委委员、智能制造专委会秘书长,山东农业大学校外指导教师。从事工程技术科技工作近30年,已获授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参与制修定标准12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与省级及以上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先后获得山东省工信厅入库专家、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泰安市第十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吕才科,山东大禹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20多年来深深扎根泰安,为我市污水治理、直饮水处理等环保和民生工作辛勤服务。他经历过军旅生涯的荣光,也曾面对下岗的挫折,凭借对科学的执着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二十年磨一剑”将公司做大、做强,让他的人生显得与众不同。“一辈子只干水这一个活”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对毕生事业的追求。如今,他正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中奋勇前行。
张媛,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力博工研院(山东)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创中国”领军人物、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长期致力于矿山智能化散料连续输送装备研究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
鲁普耐特集团高性能应急安防救援绳带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3年,团队带头人姜润喜带领团队开展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电力牵引、资源开采、国防军工等应急安防救援绳带产品的研发,承担参与多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获得授权各类知识产权100余项,201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团队面向国家需求,开展高性能应急安防救援绳带产品的研发,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实现应急安防救援绳带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和成功应用。
高锋,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副站长、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山东省林业保护发展智库专家、泰安市林业行政许可评审专家,林业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林业生产一线,认真践行将科研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大课题,针对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难题,迎难而上、刻苦攻关,解决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经营管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多项急难险重的重大课题,为我市的林业生态保护和发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刘中良,泰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泰安市高层次人才。每年培训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农户等1500人次以上,并培植马铃薯、生姜等一系列乡村振兴产业,探索出一条“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的振兴之路,事迹入选《山东科技扶贫在行动典型案例汇编》。承担各级课题30余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泰安市青年科技创新奖等15项,获评泰安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泰安青年学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沈广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泰山板栗的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心系“三农”,始终坚持用新品种、新技术赋能泰山板栗产业发展。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组织审定板栗新品种9个,其中国审3个、省审6个。获各类成果奖励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现为国家林草局经济林咨询专家、山东省农科院干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1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于小鸽,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并获科学技术奖多项。积极探索新型教学关系、教师角色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教学反馈。成立泰安市地质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投入事业单位与地方企业项目攻关,实现了科技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质知识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