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6日讯(通讯员 尹程程)近日,在肥城市汶阳镇张庙村,污水管网改造、自来水管网改造、弱电入地3项工程正齐头并进、加紧施工。该村主要负责人正头顶烈日,带领村“两委”干部到现场盯靠帮忙,确保3项民生工程早日完工见效。而这只是张庙村村“两委”有责任、有干劲、有活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一个缩影。
富民增收,日子有“盼头”。自去年以来,张庙村积极争取、精准发力,将一项又一项的公开承诺逐渐兑现,把一个又一个的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该村结合增减挂钩项目,盘活本村闲置土地资源约10.6亩,争取政策扶持资金百万余元,土地复垦后整片承包给种植大户,每年定期收取租金,把“荒地”变“宝地”。投资约30万元,引进安装光伏发电项目,让新建成的便民服务大厅“屋顶生金”,并网发电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万余元。
为民惠民,村民有“甜头”。行走在张庙村,处处都可以看到村“两委”为民惠民的累累硕果。建成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全开放式村级便民服务大厅,实现让群众少跑腿的“零距离”服务;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投资6万元,全面升级改造村卫生室……除了注重硬件提升,该村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头雁”作用,带领村干部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微实事。
内外兼修,村庄有“看头”。既要重“面子”,还得有“里子”。张庙村坚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两手抓”,为实现由“面子”到“里子”的全面美化,张庙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模范评选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也极大扩展了美丽乡村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