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将至,泰山区省庄镇岳庄村“教授农场”马上要完成新一轮采摘,岳庄村党支部书记金晶挽起袖子走进40多摄氏度的大棚,跟村民一起查看蔬菜长势。从“庄乡”到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金晶带领村民以科技助力乡村特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我从农村来,我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让大家伙儿的日子一步步、一点点好起来。”作为岳庄村的带头人,金晶言行如一,和村“两委”班子轮番考察,立足村情实际,决定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金晶告诉记者,奶牛、肉牛养殖一直是岳庄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传统产业的老式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分散的养殖户、规模扩张难等问题都成了她的心病。“愁!事儿到了眼前大家伙儿都愁。但是我们作为党员得挺住,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金晶说,“党员们没日没夜地去征求村民意见,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村里统一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全部配齐。很快,养殖小区奶牛、肉牛总存栏量就达到了1500多头。”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岳庄村将养殖业与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特色民俗旅游,这一做法实现了两者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金晶和村党支部成员紧盯市场形势,探索合作化服务模式,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新兴业态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记者在岳庄村“教授农场”看到,特色农业基地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产业延伸蹚新路,科技助力促振兴,金晶在基地建设之初考虑到时下食用菌市场现状,便邀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对村内食用菌种植进行了全方位指导,通过走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科研院所与种植大户相结合、农业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路子,成功实现了“科研院所—合作社—农业大户”的产业模式。依靠食用菌、章姬草莓等十几个种植大棚,村集体收入可稳定增加10万余元。
“坚守在田间地头,我满怀幸福。能参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我深感自豪。”金晶表示,她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岳庄村的振兴贡献力量。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