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池彦明)2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全面落实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有302种,其中,国家层面五批次药品集采涉及品种218个,平均降价幅度53%;省级层面两批次药品集采涉及品种84个,平均降幅分别为67.3%和45.81%。药品涵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和一些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的治疗药品。据了解,我市自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扩围工作以来,全市共节约药品费用6.9亿元,降费效果明显。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安排,26日0时,第六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在我市全面落地实施。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次集采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涉及11家制药企业,包括16个通用名品种,42个胰岛素产品中选。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最高降幅达73%。以患者常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为例,中选价格从平均180元/支降至70元/支左右,每位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000元左右。数据显示,118家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66.7万支/瓶,粗略计算,全年可节省医药费用3300多万元。26日起,市民可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在全市118家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购买这些中选药品。
医用耗材方面,我市正在执行的高值医用耗材包括国家组织冠脉支架、省际联盟人工晶体、冠脉药物球囊、省级首批5类高值医用耗材、国家组织人工关节等9大类产品。30日,省第二批(鲁晋冀豫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也将在我市落地执行。本次集采涉及血管介入治疗类压力泵、切口保护器等5类高值医用耗材,涵盖外周血管、心内、普外等临床学科,具有医疗需求大、患者负担重等特点。中选产品价格平均下降70.79%,其中,降价金额最大的产品是一种腔静脉滤器,由原来22954元降至10300元,单个产品降价12654元。届时,我市落地实施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将达14类。同时,吻合器、种植牙、骨科创伤类耗材等一大波高值医用耗材也陆续开始启动集采,患者负担将进一步降低。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大举措。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通过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达到降低产品价格的目的。
为了让市民及时用上降价后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市医保局切实发挥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管的作用,主动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在落实约定用量、衔接医保政策、强化质量监管、保障产品供应、落实结余留用和货款直接结算等方面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集采成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