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数字经济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实施黄河国家战略要坚守底线达到高线
发挥特色优势 创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泰安样板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山东科技大学 宿秀平 朱学军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伟大事业、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从新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要抓好贯彻落实,必须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形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各单位、各主体所承担的责任,有效防止因责任不清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各单位、各主体更有责任心。一是完善责任制度,拧紧责任链条,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形成任务落细、工作落实、责任落地的工作闭环。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将绿色发展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核心,根据各主体所承担责任,实行差异化年度考核与评价。三是健全黄河流域生态资源评价核算制度,编制各类资源资产负债表,以一定周期内完成责任工作量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形成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责任主体和追究制度,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制度落在实处。

完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一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使城区、农区、生态区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二是持续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健全国有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扩大生态补偿覆盖范围,完善农、林、草、水、湿等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健全分类规范和运行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解决权力交叉缺位、产权纠纷多发、资源保护乏力和开发利用粗放等问题。四是强化生态安全的绿色生产与消费制度。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全方位、多方面推动绿色转型。五是改革完善全面节水制度。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不断拓展节水空间,做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坚决制止浪费水资源的歪风邪气。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监测制度。“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监测制度,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尤为迫切。一是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法律体系。完善地方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法律法规,使所有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有章可循,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评价机构和人员有法可依。二是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方法体系。规范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为优化水环境质量监测,完善水生态监测评价,拓展水污染溯源监测,支撑相关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水质 28种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189-2021)等五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其他方面诸如碳监测评估、大气环境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声、辐射和新污染物监测、污染源和应急监测等方面也要出台检测评价技术标准,并创新检测评价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三是健全职责分明、部门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评价责任体系。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完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和修复制度。一是健全符合本区域特点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制度体系。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强化生态保护效能。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大力推动国土绿化行动,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推进植树种草,改善黄河下游局部小气候。二是健全生态安全屏障修复制度体系。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高度,梳理、健全和完善各类法规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健全人居环境保护修复体系。实施农业面源、工业、城镇生活和尾矿库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加快入河排污口排查,改善废气、废水、垃圾分类治理,从严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创造生态宜居环境,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

泰安市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保障黄河安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中华文化永续发展的重要阵地。“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制度则是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充实,必将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长效机制,为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