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妙娴
3月份以来,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市出现确诊病例后,立即采取疫情所在地乡(镇)封控、管控、防范限制,全力阻止疫情扩散。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决贯彻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相应要求,迅速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防控不忽视,各类患者救治更是刻不容缓。该院坚持生命至上,把牢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个大局”,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疫”不容辞
关键时期共克时艰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内疫情发生后,林泓位等12名医务人员、孙智超等2名医技人员踊跃报名,赴威海、淄博进行核酸采集和检测工作,圆满完成工作并获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认可。3月18日到4月5日期间,岱岳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正式启用,接到上级指令后,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成立集中隔离点领导小组,由该院相关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带领20名医护人员进驻隔离点,圆满完成该次隔离点医学观察工作任务。良庄镇划为封控区,徂徕镇、房村镇等乡镇划为管控区后,该院立即为需要固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制定并启动了相关应急预案,紧急开启位于青春创业园区的原圣康医院,并调派肾内科医护人员5名,为特殊时期封控管控区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该院在48小时内,按照院感防控要求,紧急对东岳大街院区进行了重新布置和改造,作为“黄码医院”启用,截至4月8日,共收治住院患者34名,全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封控、管控和健康码红、黄码人员的就医需要。在岱岳区核酸检测工作中,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累计派出66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核酸采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三次核酸采集任务,PCR实验室累计核酸检测30余万人次。
一如既往做好诊疗服务
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面对群众的日常就医需求,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学组织、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严格院感防控管理,完善设置发热患者就诊通道,仅留南北楼出入口各一处,工作人员风雨无阻、毫不懈怠,对进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以及两码筛查,成为该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关口。各病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切实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一患一陪护”原则,全面禁止住院探视,为患者家属发放陪护证,共筑疫情防控“防火墙”。该院充分认识院感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将院感工作融入医院工作的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坚决守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底线。
持续做好急诊急救工作,畅通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优先、快速处置,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快速、有效的救治,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疫情防控措施,完善预约就诊,落实“一人一诊一室”要求,设立急诊缓冲抢救室、缓冲手术室、缓冲病房等,保证正常诊疗秩序,规范各项诊疗服务流程,持续优化诊疗、检查、取药等服务流程。
该院围绕2022年医院工作计划,稳中求进、系统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医院运行有序发展。打出推进二甲医院复审及三级医院创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六大中心建设、建设岱岳区康复治疗中心、加强岱岳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全院干部、职工保持干事创业的奋斗姿态,坚定信心决心,锚定“活力卫健、一院先行”建设的奋斗目标,确保疫情防控与医院年度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医疗服务工作,形成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双线作战”态势,做到防控工作毫不松懈,日常诊疗有序开展,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医护人员为市民采集核酸样本。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