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梅英)项目大阅兵,“赛马比拼”提速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步伐。16日,肥城市现场观摩重点项目,进一步踏响向新型工业化强市迈进的铿锵足音。
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高成长性项目不断增加,肥城市用项目“开门好”“开门红”,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肥城市500个实施类项目开工437个、开工率达87.4%,完成投资9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超时序进度3个百分点。其中,8个省重大项目、8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均进展顺利。46个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17亿元、超时序进度14个百分点,夺得2月份泰安市项目建设月冠军,获得省重大、省优选、市重点3个单项冠军。
肥城市紧紧围绕省委“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和泰安市委“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坚持“赛马比拼”提速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步伐。突出总投资770多亿元的500个实施类项目,实行“四套班子”全部参与、“点线面”结合的重点项目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按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流程》,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企业发展难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聚链成群、提档升级,构筑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坚实支撑。肥城市围绕泰安市确定的“441X”产业布局,结合自身实际,研究确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化工三大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建筑安装、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产业,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未来产业,一体抓好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出版印刷等潜力产业,构建肥城市“321X”产业体系。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例,肥城市有规模以上企业22家,今年又铺开实施立华冰鲜冷链、佳禾农产品深加工等23个延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推动产业产值突破75亿元。
重点产业链延链、强链,支撑带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肥城市重点培育壮大特种钢铁、建筑安装、锂电新材料、盐穴储能储气、环氧高端化工五大产业链,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个产业链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担任链长,一家“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一个由牵头部门、属地镇(街)及相关方面组成的服务专班,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梳理一批支撑项目。一切围绕产业转、一切瞄着产业干,真正让五大产业链朝着既定目标,实现跨越发展。
统筹各类资源,做到全要素保障。肥城市在企业培植、项目建设、园区建设、要素保障、优化环境上求突破。实施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20家科创型企业“双20强”培育工程,计划年内培育营收过400亿元企业1家、过20亿元企业5家以上;专门拿出1000万元,创新实施“君子英才”工程,对入选者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综合资助,计划年内引进培育20人左右,未来5年达到100人。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一季度,肥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