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节匹配着不同的养生方式,清明时节自然不例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介绍,清明时节天气变幻莫测,时而下雨,时而放晴。因此,在此时节建议多吃具有补阳作用的食物,以达到祛湿和避免雨水过多时受寒的目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荠菜、艾叶和菠菜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清明时节天气多雨多风,变化迅速,人体很容易受到寒冷和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建议进行户外活动或扫墓时准备一件可以随天气变化而穿脱的夹克衫。老年人和孕妇尤其应多加注意。
根据赵静教授的解释,从中医五行的角度来说,春天对应着掌管人们情绪的肝脏和掌管决断的胆,如果一个人容易思虑过多、优柔寡断、失眠、易怒、急躁、起床口苦,则表明此人胆虚肝火旺。对此可以通过“敲胆经”和“推肝经”两种方法来达到养胆平肝的目的。胆经的位置在腿的外侧,也就是裤子线的位置。每日早上起来,可以用空心拳头或手掌在裤线上来回敲击或拍打。愈痛的部位,气愈滞。每次敲击或拍打约10分钟,直到该部位变暖。也可以涂抹一些按摩油,用刮拭工具刮胆经。肝经的位置则在腿的内侧,正好与胆经相对,每日睡觉前可用手掌上下推肝经,敲击或刮拭也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