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孙文志)1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大幕,来自泰山学院体育学院的教师刘昕结束了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全部执裁工作。从1月21日进入冬奥会闭环以来,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刘昕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也收获了无数感动。
在冬奥会赛场上,刘昕担任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竞赛秘书长,负责对接国际雪联赛事官员、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相关人员,对各项服务保障部门信息进行汇总,制定赛事工作部署。赛时,刘昕负责计时统计处理。2月20日,在结束冬奥会执裁工作后,刘昕又立刻开始冬残奥会转换期准备工作。在冬残奥会赛场上,刘昕担任单板滑雪障碍追逐和坡面回转两个项目的NTO(国内技术官员)裁判员工作,现场见证了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取得3金3银4铜的历史参赛最佳成绩。
“参与奥运会是每个体育人的梦想,能够执裁奥运赛事,我觉得实现了自我价值,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云顶滑雪场雪上6个项目比赛场地条件都非常完美,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刘昕介绍,他最自豪的时刻是国旗升起时,“当国歌响彻赛场,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激动、自豪无以言表。”回忆起闭环期间的点点滴滴,刘昕感慨良多。
在赛事执裁过程中,尤其是在冬残奥会赛场上,残奥健儿坚韧不拔、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令刘昕动容,“在北京冬残奥会中,我国参赛运动员获得的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书写着运动员向命运挑战的不屈与坚韧,这种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赛会期间的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刘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