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安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四届泰安市委员会委员名单
泰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主阵地,我市搭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大服务平台,将道德讲堂、家长学校、群众文化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好人馆、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作为文明实践活动基地,织密文明实践覆盖网络。

在携手同心共建美丽文明泰安的征程中,“泰安小美”志愿者是默默奉献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11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的21%;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3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8万个;首创的“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泰安小美”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展示着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涓涓细流汇聚成“志愿之城”,泰安这座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城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为民情怀构筑“幸福指数”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泰安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中注重民生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岱岳区范镇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都是人民教师,专注于基层教育事业;他们都热爱读书和写作,常年笔耕不辍。读书成为这个家庭增进情感的纽带,一家人和和美美,温馨幸福。他们就是“山东省文明家庭”获得者——孟庆功、朱英华一家。孟庆功、朱英华传承家风家训的同时,也分享家风故事,身体力行传递着向善力量。

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优秀代表的评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他们倡树新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让、微笑服务、志愿奉献、慈善捐助、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暖心的一幕幕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泰安的大街小巷,市民的一言一行都塑造着文明的样子。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学校,串珠成链,由点到面,文明之光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上。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码民生工程,围绕市民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聚焦重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作为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底气,让人们住得舒心;“断头路”“卡脖子路”的打通,让城市“血脉”更顺畅;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助力基层治理,为业主解决了糟心事;让出黄金地块建成健身绿地和文化活动场所,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问题,加快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为民解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身边点滴的变化,犹如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不断增强了市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活也开启了幸福新篇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我市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成开放,生态绿地健身活动公园、泰山西湖景区等让市民有了更多休闲的好去处;“口袋公园”、街角游园、健身路径星罗棋布,让市民在家门口沐浴绿色氧吧;停车场、充电桩、卫生间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让社区、街巷颜值大幅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智慧环卫等赋能设施,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文明城市的创建,凝聚了城市的“血”与“肉”,在泰汶大地,文明已经成为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质效。泰安这座充满活力的文明之城、幸福之城,正奋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